午后阳光漫洒大地,深秋时节因而透出温凉如玉的惬意。天宇湛蓝,万里无云,气候如此爽朗,怎能不令人兴起踏秋之念?狄青洞的传说久萦于耳,驱车前往,想要一睹其貌。
沿内乡县黄营村道驶过,顺公路经过三岔口村,向南行至桃庄河村。秋风飒飒,秋阳当空,周身浸润在一片清朗气息中。驾车行于山岗,道路随丘陵起伏蜿蜒,山峦间林木连峰,枝叶渐疏,枝头所悬多为红黄之色。岭下成片庄稼地中,未刈的玉米秆与伏地的红薯垄交错呈现。田间三两农人,或躬身劳作,或暂歇于垄上,收获季节的欢欣与艰辛,一并陈于眼前。
林疏风动,叶落枝摇。道旁植被犹存绿意,自松

柏、黄杨等墨绿树丛间远眺,山野中林木耸立,远处密林之间,隐约可见红砖白墙错落显现,尤以丘壑中屋顶所晒农作物最为醒目,色泽金黄,充盈生活气息。恰如所言:天阔不羡云霞美,山高不妒林木密。
座座铁塔矗立山丘,电缆高架并列空中,纵贯东西,牵连于天地之间。立于山巅远望四野,群岭如蛰伏巨龙,高架线缆若牵引之索,使之温顺臣服,为民所用。

秋叶盈目,秋风微凉。东沟水库水域不甚宽广,随山势走向,截沟壑、垄山丘围堰而成,数重山峦逶迤间,水库隐于塘湾。顺岭而下,沿路转折,徐行至库畔,但见一库碧水,澄澈明净。斜阳映照下,山风漾起涟漪,层波轻泛,意境幽邃。俯身细观,落叶与浮物被风拂至岸边,随波荡积。
停车立于坝上东望,库区风动水面,波光潋滟。阳光未及的深谧之处,愈显湛绿幽深,引人欲轻抚水面,感受此间清幽静妙。临水坐于堤前,凝望澄澈如洗的苍穹,顿生愿化轻风翱翔天地、愿如飞鸟驰骋江湖的冥想,信马由缰的舒意感悄然而至。

林木萧萧,山野寥寥。自两岭间转入村道,枯叶散落铺地,随风聚散,厚薄不均。行二三里,方见一农舍,更觉天地寂寥,恰如所谓:山寂树枯草黄叶败,岭低林疏径荒人稀。
光线为山岭丛林所遮蔽,自两道横岭间的田地边缘划分明暗,光面缓缓东移。余晖映照对面山坡,落叶、蒿草、树木、巨石,皆染暖色,融融可见。万物明媚,黄叶如锦,红叶似缎,落叶鲜明,野草亦生动夺目。整片山坡于光影斑驳间焕发出鲜活亮丽色彩。凉凉风吹动须须草,让满坡光芒颤尽秋色;萧萧路径牵引着山川古道,唤起千年人物传奇。

山峰蔽日,林木敛光。背光山坡格外阴冷萧索。村道与山路交汇处,道旁巨石如壁,筑成山路基石,路面呈“之”字形向上陡伸。山路仅容二人并行,枯叶覆地,残枝横斜。桦树疏立于坡上,灌木曲生于石隙薄土,道旁弱竹枯黄,石板小径隐现泥中。林间风缓而稳,行至此处,偶见小径坍塌,望向陡坡下的村路,断崖险峻,一失足便会坠落数十米,故而屏息凝神、慎步前行,唯恐有失。山路寂静,唯闻踏叶“唰唰”声萦绕耳际。停步歇息时,落叶撞树坠地之声清晰可辨,恍若与往昔古人的脚步回响声遥相呼应。积年无人行走的观景道,已渐荒废为野径。
行至石阶处,山势稍低而岭峰转陡。石阶路直通山顶,台面窄而阶沿高,难以容下全足。仰视数百级石阶,宛如无尽天梯,令人望之瞠目。数级台阶已然断裂,护路铁链锈迹斑斑,落叶散洒阶面,枯黄蔓草攀生于缝隙间,却阻挡不住向上攀登的决心。幸好两旁每隔两米设有石栏铁链,可借力攀援,鼓勇前行,志向如磐。

踞于石阶半道,俯瞰来路,左右山坡巨石耸立,青苔覆面,邃远苍幽。道旁细竹蹿涌,青黄相接,只因无人培植料理,显得参差不齐。山腰处有六角将军亭,黑瓦覆顶,灰泥构体,存留的两处护栏,积尘如土。光阴浸染之下,时光仿佛在此停滞,那些凝固于旧日的记忆如缕思不绝,缠绕心间。凭栏怀古,狄青的传说依然流传,只是人事已非,唯有风过亭栏,卷起秋叶萧萧、野草夭夭,吟唱着千古沧桑。
踏石登顶,双腿微颤。狄青洞口果然封闭,铁门锁具已生锈渍,石柱门联斑驳难辨,石台前断枝覆地,草蔓遮路,洞口的嶙石依旧奇崛孤峭,这岁月如梭,时光如流的风情,都已被这秋意掩去了尘梦前缘。身随景移,意由境生,此般清谧中的深沉,萧瑟里的颓唐,令人颇感压抑。叹曰:试问繁叶几许生,满目溜黄,不懈沧然,尽与秋意绝。

山水无尽,风景难穷。胸揽秋光以抒怀,目接霜色以明志。回顾一路景致如散落的故事,转眸瞻望前行的目标,俯思过往的得失,荣辱欢愁皆如落叶飘零,路虽远,步履犹需从容。踏秋而行,也是感悟修身、明思哲理的途径。
高峰峻岭迤逦于天际,那竞天的雄姿如万年未风蚀的壁垒,雄浑粗犷,苍青沉静地矗立在西方。无流云晚霭,无暮烟苍雾,却现苍茫万里,深邃厚重,令凉风亦为之驻足。落日孤悬其上,斜照丘岗,原野因而格外辽阔空旷,山丘树影愈显修长。天地万物,皆沐浴于这辉煌中。

炊烟轻袅,秋意渐浓,道旁农家已升起晚烟。秋日暮色,未必尽是凄美荒凉、西风凌厉。此刻所见,是丘陵地貌独有的苍茫与辽远。归途之上,斜阳铺满路径,这何尝不是对明日的期许与希望,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2025年11月21日 随笔 张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