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坚强恬淡的女子
杨绛,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次年考入清华大学研习外国语文。1935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回国后曾在上海振旦女子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她的文字平淡、从容而又意境深远,受到读者喜爱,世人称她为“先生”。
杨绛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她的父亲杨荫杭民主、宽和,是他教会了杨绛“dare to say no”;在父亲顺其自然的育人办法下,杨绛培养了广泛的兴趣和深厚的素养。她的母亲唐须荌是一位很有知识素养的女性,对谁都客客气气,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杨绛淡泊名利的性子便是继承她的母亲。
与钱钟书结婚后,在英国留学期间,杨绛学会了做红烧肉,从此“一法通,万法通”。他们一起玩着学做菜,夫妇俩就像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杨绛爱四处游览,在清华借读半年就游遍了北京的名胜。受杨绛影响,夫妻俩在英国时每天早饭后、晚饭前都出门散散步,走得慢,玩得多,两人谓之“探险”。
杨绛的人生哲学:把忍受变为享受
开控诉大会时,一个从没见过的女学生上台诬陷杨绛上课专谈恋爱,杨绛感到很屈辱,却安慰自己:“人生在世,冤屈总归是难免的”,甚至认为这“是好一番锤炼”。
文革时期,杨绛被罚扫厕所、住牛棚、挨批斗,甚至被剔了阴阳头,杨绛找来女儿剪掉的旧发连夜自编假发,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
杨绛的处事原则: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正是杨绛先生的不争与不屑,让她保持着乐观与豁达,优雅地老去,然后在另一个世界与丈夫、女儿团聚。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杨绛回忆说:“我刚从古月堂钻出来,便见到了他。” ——《杨绛传》
1932年,杨绛来到清华大学借读,通过钱钟书的表妹孙令衔与钱相识。杨绛人长得漂亮,又是大才女,钱钟书对其一见钟情;杨绛对钱钟书的第一印象却是极富戏剧性。据杨绛回忆,第一次见面时钱钟书戴一副老式黑框眼镜,身着黑布长衫,脚踩厚底布鞋,一副非常土气的打扮。不过他一开口便谈吐不凡,出口成章,很快就赢得了杨绛的好感。
1933年,两人在苏州订婚。钱钟书通过出国留学的考试后,杨绛为照顾钱钟书日常生活,决定陪同。钱、杨两人于一九三五年夏天举行婚礼,结婚不久,杨绛随丈夫钱钟书远赴英国。
留学期间,杨绛怀孕了,不久,他们的女儿——钱瑗(小名阿圆)降生。于是,文坛有名的神仙眷侣组合变成了“我们仨”。
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
在这个家里,有自叹“拙手笨脚”的钱钟书。他和女儿最“哥们”,他们一起玩笑,一起淘气,一起吵闹,他还会用墨水在女儿脸上画胡子、肚子上画鬼脸,给女儿起好多绰号。
在这个家里,有被钱钟书誉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的杨绛。杨绛原是书香世家的小姐,结婚以后心甘情愿地囿于厨房和琐碎,在物资稀缺的沦陷时期,她将煤厂送的三百斤煤末子视为至宝;她甘做“灶下婢”,辅佐夫君全力创作《围城》。
在这个家里,有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女儿阿圆。阿圆病后肠胃虚弱,一不小心就会吃坏肚子,只要妈妈告诉她什么东西不能吃,她就不吃。钱钟书住进城,临行前不嘱咐杨绛照管女儿钱瑗,却嘱咐阿圆好好照管妈妈,钱瑗很负责地答应了。
有时钱瑗会和钱钟书联成一帮“造反”,趁杨绛出国连床都不铺,过后还得意洋洋地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
有时钱瑗会和杨绛联成一帮,嘲笑钱钟书色盲。
有时夫妇俩又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杨绛在《我们仨》里写道:“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 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那个家失散了,只剩下那位女子
这是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在梦中,“我们仨”在古栈道上短暂相聚,杨绛每天一程一程地送钱钟书的船,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后来,阿圆旧病复发住进医院,杨绛每天晚上都变成或轻盈或沉重的梦去看望女儿,却对女儿的病情无能为力。三人最终在古栈道上相失。
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 ——《我们仨》
1997年3月4日,钱瑗因患脊椎癌医治无效去世,钱钟书与杨绛饱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1998年,钱钟书也没能熬过那个寒冬。丈夫和女儿这两个对杨绛来说最重要的人,在两年间相继离世,给杨绛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可是,这位美丽淡然的女子并没有被命运击垮。
杨绛曾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的确,在漫长的独自生活的岁月里,不间断的读书和写作成了杨绛心灵的寄托。
1999年,杨绛翻译柏拉图的著作《斐多篇》,寄托自己的心境;
2001年,她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来到母校清华大学,用自己和钱钟书的稿费成立“好读书奖学金”,意在帮助那些无力完成学业的大学生完成学业;
2003年,杨绛在92岁高领写出回忆录《我们仨》,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
她还整理钱钟书生前留下的笔记,为学术界、文化界整理出一笔宝贵的财富。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病逝,享年105岁。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伶仃生活,这位饱经风霜的世纪老人终于得以“回家”,失散的“我们仨”也终于得以再次相聚。
她始终带着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认认真真走完人生的每一程。她坚定、执着,献身于文学;她坚强,富有韧性,不惧人生的风风雨雨;她爱国、敬业,关心祖国的未来。在杨绛先生身上,我们也真切地见到了什么叫做“大智慧”。
正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