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2011年,杨绛百岁诞辰,她对记者说: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我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杨绛曾说钱钟书有“痴气”,称他为“呆大”。意思是说,钱钟书有时候像个呆子似的,不谙事理,家务活也不会做,这意味着,杨绛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承担更多的琐事,在生女儿钱瑗时,钱钟书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呆呆地向杨绛说:“我做坏事了。”
在这段时间,他连续打翻了墨水瓶、弄坏了门轴、砸碎了台灯,而杨绛每次都笑眯眯地说:“不要紧,我会洗,我会修。”
还有一次,钱钟书怕杨绛太劳累,于是就自己关上卫生间的门,悄悄地洗衣服,洗得真是一塌糊涂,杨绛看了哭笑不得,最后只得自己重洗,但杨绛却并未责怪钱钟书,反而被他的体贴感动了。
这些放在今天极有可能击垮夫妻关系的琐事,在杨绛那里,都不叫事儿,公公钱基博曾说杨绛:“此聪明人也。”
懂人情、遇事沉着、能决断、对丈夫包容、有极好的处世智慧。
她就这样用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智慧,在那个乱世,找到了自己安稳的归宿,才能如此内心平静地度过那一百年的风风雨雨,如此优雅地度过一生。
闺蜜分享的文字,讲的是杨绛先生,说她的智慧,说她的聪明。读过先生的《我们仨》,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失,一家三口快乐而艰难,却最好的诠释了家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杨绛先生在学界德高望重,不是一般人可比拟,但作为一个妻子,一位母亲,为丈夫和孩子倾注了全部心血全部爱的女人,我的母亲与之一般无二。
母亲嫁给父亲五十年,从一无所有,一路风风雨雨,走南闯北,到现在四个孩子都已成家,衣食富足,过中艰辛只有她自己明了。结婚一无所有,甚至没有一床新被子没有一件新衣服,她没有怨言;新婚第二天父亲就离家入伍,一走就是七年,只有几封书信,她一个人在家里种园种田照顾公婆等待父亲;为了供我们姊妹四个读书,累的吃饭时睡着,饭碗从手中脱落,她从未抱怨过一句;即便在该享清福的现在,父亲执念劳动,节衣缩食,她依然陪伴守候。
父亲不呆,却非常顽固和大男子主义,也不会关心人,母亲都包容了。女人是家庭的灵魂,母亲温和如水,宽容如海,风雨五十年,他们从未吵过架。不懂爱情的母亲,却倾情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没读过一天书的母亲,却懂人情、遇事沉着、对丈夫包容、对孩子呵护,有极好的处世智慧。
反观自己,无须经历杨绛先生的乱世,也没有母亲的艰难,却充满浮躁。生活中本应有的爱和宽容被不满和埋怨取代,尽管读了二十年书,却仍旧狭隘计较浮躁。
母亲是最好的榜样,应像母亲和杨绛先生一样,心静如水,守着自己安稳的归宿,平和的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