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聊三国169
曹魏与东吴的乱局7
原创/似此星辰同昨日
孙綝想取得一些成绩,巩固自己的权势,但是,对诸葛诞支持力度不是很大。如果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没有一开始就全力以赴,而是采用了添油战术。
或者说孙綝自己不想领兵出征,怕失去对东吴局势的掌控。
因为支援诸葛诞的兵马少,战事不利,孙綝杀了不少将领,使得东吴内部不稳。而吴主孙亮对孙綝的滥杀不满。
孙亮虽然很聪明,但是,实在是太年轻了。毕竟也才十六岁,不善于隐忍。这种情况很正常,少年老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年轻人没有那么多的心思,那么深的城府。
年轻人遇到事情,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也就是说,容易犯更多的错误。
孙亮很聪明,不假,但是,作为东吴的皇帝,在没有稳固自己位置的情况下,对手握兵权的孙綝不满,也给自己招来祸端。
最后的结果是,孙亮被废,孙綝扶持孙休当了东吴的皇帝。东吴的乱局,是内部的权力更迭。
蜀汉虽然内部还算稳定,却因为连年征战,并没有取得特别大的效果。主要还是曹魏内部,司马昭想要完全掌控曹魏,还是很难的。
所以,司马昭根本没有精力,全力应对蜀汉的攻势。只能采取守势,拖延消耗蜀汉的实力。
东吴更是被内耗拖累,自己内部的没能理顺,根本没有精力去想北伐的事情。
东吴在得到荆州以后,蜀汉对东吴反而没有什么威胁。山高路远,想要进攻东吴,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孙刘联盟反而比以前更牢固一些。
至于攻打曹魏,东吴更多的时候,只是做做样子。要不然,孙綝在诸葛诞反曹魏的时候,就应该亲自率领大军去支援诸葛诞。而不是,在后方坐镇。
说到底,孙氏属于江北人氏,靠武力打下的江东。和江东的世家门阀,利益是冲突的。只有不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没有谁会和别人打生打死。
对于东吴内部的争斗,只要能削弱孙氏的影响,江东的世家门阀,也是乐意的。如果有可能,还能够顺手推一把。
因而,皇帝的位子不是那么好坐的。刘禅多多少少还算名正言顺,反对的人有,也是极少数人。
东吴孙权死了没有几年,影响还在。孙綝虽然把持朝政大权,只能扶持孙权的儿子当皇帝。
名正言顺,也是一种根基。
(未完待续)
2025年10月
——星辰相伴,自由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