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秋节,团圆节,吃月饼,赏月。可是这些都是记忆中的事情了。
团圆节。上高三以后,好像就没有在中秋节一家人团圆过。妈妈常常讲的一个事情是有一年中秋节,爸爸外出浙江打工,姐姐在山东临沂打工,我读高中住校,放半天假没回去,弟弟在宁波一个理发店当学徒,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家,一家五口分在五个地方,哪里还有什么中秋节可过。再以后,姐姐结婚,我读大学,弟弟也一直在外地打工。再以后,我也结婚了安家在外地,弟弟虽然也结婚了可还是在外地打工,爸爸还是有时候在外地打工,有时候农忙收花生会在家。原本的五个人的中秋节,就这样变成了妈妈一个人的,或者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的中秋节。今年的中秋节,爸爸还是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侄儿和妈妈。
吃月饼。月饼肯定是要吃的。月饼是那种老式五仁的,脆皮掉渣,好像是三四块钱一斤,一斤四块,用那种油纸包着。平时是没有月饼的,就是有,大人也舍不得买。中秋节吃月饼是理所当然的了。我们家一般会买四五斤,每个人分四五块。爸爸妈妈平时有东西舍不得吃,留给我们姐弟三吃,在中秋节晚上也会吃上一两块。一开始都是五仁月饼,外表粗糙不好看,后来有了那种看起来工整花式一些的月饼,价格也高一些。姑姑会送一些月饼给爷爷奶奶,五仁和这种花式的水果月饼混合着。奶奶会分一些月饼给我们几家人,都是几块五仁月饼,偶尔会给一块花式水果月饼。小时候吃过的月饼什么味道儿其实早就忘了,只记得那种掉渣的酥皮,还有月饼里面的红丝,很多孩子不喜欢吃。现在的月饼什么馅儿都有,蛋黄的,肉的,可是好几年家里都没买月饼了,单位发一点,别人送一点,够了。中秋节的晚上有时候都想不起来吃月饼。
团圆饭。小时候过节最大的盼头还是吃。可是中秋节的时候农村正好忙着收花生,所以很多个中秋节爸爸妈妈并没有什么时间给我们做大餐。往往都是中午的时候抽时间去临近的街上买条鱼,买点儿肉或者一只鸡,到了晚上再去村子里的小卖部买两个凉菜,凉拌海带一碟,杂凉菜一碟。中秋的团圆饭就凑齐了。后来姐姐长大了,能做饭了,中秋的饭基本上都是姐姐做的。虽然是过节,农忙的爸爸妈妈还是会天黑才回来,洗洗手,一家五口坐一起就开吃了,爸爸会喝点儿酒,有时候妈妈也会喝点儿。边吃边聊,聊了啥也都忘了,只是每年快吃完饭都有人会想起来,今天还是你的生日呢。
赏月。吃完晚饭就会到家后面去玩。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真的很大很亮,当然前提是如果你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亮到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谁家的房子,菜园子,土路,小伙伴们的脸,到处乱跑的猫和狗儿,亮到你会有种时间停止的错觉。不光月亮亮,天也是澄净空明的。那些年的月亮也记不清了,那种感觉却一直在。
许愿。对中秋节记忆最深的还有一件事情。中秋节在家后面玩够了,不是先回家,而是去奶奶家。奶奶都是已经摆好了几个苹果,几块月饼,甚至还有萝卜。然后让我跪下来,对着月亮磕头许愿。她自己也这样做。月亮正好升到东南面,恍如白昼。虽然我不知道奶奶从哪儿得来的这个传统,可也一直信了她的这个仪式,也许了很多愿望 ,当然是全忘了。后来我上了大学,不在家过中秋了,奶奶也走了,可是每年中秋,甚至还没到中秋,我都会想起奶奶的这个仪式。
人越成长,越觉得孤单。
第三十二个中秋节,中秋快乐,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