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淫币圈时间久了,貌似不写点区块链的东西就不知写什么好,正好最近在读Ray Dalio的《原则》一书,就借着本周交作业的机会,写写过往生活中的所谓“原则”吧,这是我很早就计划写的小说的一小部分细节,却一直懒于动笔,想想有点小遗憾。
我读书有个不算好的习惯,就是每读完一章就会停下来,想想读过的文字和自己的生活是否有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其实挺浪费时间的。
最近读完的是书中“我的历程”章节,或多或少对自己有些触动和认知的提升,虽然我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市民,但对其中一些原则还是极为认同的,这儿不想罗列说中的诸多原则,只是想说说生活。
从一个刚刚记事的孩子到如今,已过去二十余年,现在想来,最早的原则应该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得来的,由于父母家教甚严,我和妹妹经常被父母训话或者责罚,正是父母的这些管教,也从小就养成了很多习惯,下面选两个对我影响至深的两件事说说:
1.关于吃饭:
①吃饭的时候,只可夹自己方位的菜,严禁夹他人方位的菜。
②吃饭不可发出响声,尤其是喝稀饭的时候,不可以发出吮吸的声音。
③吃饭不可以敲击碗筷(母亲说只有乞丐才会敲击碗筷)
④不许端着碗吃饭、不许蹲在地上吃饭。
⑤饭桌上大人聊天,小孩子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不许插嘴。
至今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在大约六七岁的时候,参加一个邻家姐姐的婚礼,我们那一桌小孩子比较多,母亲就在邻桌,正好能看着我的方向,因为小孩子多,也就没大人那么有规矩,一道菜上来很快就光了,我就大着胆子夹了盘子中其他方向的一块猪耳朵肉,恰巧那一幕被母亲看见,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我有一种想放下夹过来的那块猪耳朵肉的冲动,但我迟疑了一下,最终没这么做,至于后面的宴席吃的啥我全然模糊,脑子面满是挨揍的场景.....,后来回到家中,我本以为母亲会暴打我一顿,靴子落地我就释然了,然而母亲却没有那么做,母亲让我跪着,约么半个钟却一言不发,最后才说了一句话:“儿啊,娘不想你长大了被人说是没教养的孩子,还记不记得娘是怎么给你说的?”,说完后母亲开始抹眼泪,我瞬间就哇哇大哭,感觉比挨了一顿揍还难受,我就哭着说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母亲再也没提过这事,而我却将这件事深深的刻在心里。
2.关于做事。
父亲是老家比较有名气的石雕工艺匠人,我的奶奶在父亲三岁的时候就过世了,父亲从小就非常不容易,十几岁跟着老工匠当学徒,大约成年的时候就出师了,自出师后父亲就以诚实守信和手艺好,逐渐名闻方圆几十里地(这些都是母亲后来告诉我的)。父亲在我四岁的时候遭遇了一场大的工程事故,几近高位截瘫,后来在母亲三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和遍访名医的情况下,最终得以康复(故事太长,在此不表),我和父母的感情之所以如此之深,大概和我们有过共患大难的经历有莫大关系。
说完上面的背景,还是说说父亲教给我的一些原则吧,在我大约十来岁的时候,父亲开始白手起家,贷款创建了一家小工厂(也可以说是家庭作坊),除了父亲母亲,就雇佣了两个工匠帮忙。父亲除了要外出谈客户外,还要亲自操刀产品,从毛坯到成品,需要面面俱到,母亲就充当了勤杂工,还要照顾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外出购买油料和押车送货。父母那些年经常都是连轴转,忙季的时候经常凌晨三点睡五点起。父亲在经常这家小作坊的这些年,我用最通俗的话,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则:
①应承接下来的订单,必须在约定时间保质保量交货,尽管很多老客户都不会严格要求。
②绝不拖欠雇工的薪水,流动资金不够,即使借钱也要把工资发出去,并且每个季度雷打不动的发一些福利(洗衣粉、工作服、酒之类的)。
③对于同行低价抢客户,不去跟着降价争客户(父亲的常说的话就是一分钱一分货),最后的情况往往就是很多客户又回来了,并最终成了铁杆客户和朋友,甚至父亲已退休好多年的今天,依然有好多客户请父亲上门指导工艺。
④能咬咬牙自己搞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很多时候都是被逼的)。
就因为这些约定或者原则,我读初中的那些寒假,很多时间都是非常自愿的去帮工,比如在北方冬天的早上连续启动七八台柴油机(那感觉只有搞的同学才明白);又比如在寒风刺骨的夜里,我和母亲在户外的帐篷里,陪着父亲雕刻产品。很多往事,当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就会像电影一样,缓缓略过大脑皮层。
我的父亲和母亲,就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中国农村老百姓,却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教我做人和做事的原则,可能他们并不清楚何为“原则”,却真真切切的让我感受到这种“原则”远比书上来的真实,让我一路走的踏踏实实,每走一步都算数,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