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总觉得这些问题让人难以想象。科技和产品的迅速更新换代,让人觉得像被洪流卷着往迷雾茫茫的前方流去,那么,虽然没有左右这个洪流的力量,能稍微看清方向甚至前景,也是不错的体验吧。
这本书《必然》,写的就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趋势。作者凯文凯利,被有些人誉为“时代的先知”,其实也不算言过其实吧,早在二十多年前,互联网才刚刚开始出现时,他就已经预见了现在很多互联网经济热点概念,比如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网络社区、大众智慧、迭代等。
之前看过他的《失控》,以生物学的方式理解机械,以及机器的发展,当时看到那些观点还是觉得很震惊的。现在看这本《必然》,也有很多地方会觉得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很多章节都用模拟自己生活场景的方式,描述了未来是什么样子。
往往当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时总是悄然未觉,这本书可以让我们稍微不再那么懵懵懂懂、无知地感叹世界怎么变这样。
形成:在这个“形成”的时代里,所有人都会成为菜鸟。
我觉得这章讲了就是逐渐演变的过程,文中主要讲机器的发展,机器不断学习、发展。但是其实想想人的生活也是这个样子。有时会感觉自己已跟不上时代,觉得已经没有机会或者错失了以前很多机会,但是其实世界始终是充满变化和形成的时代,回顾过去,我们叹息错过大把美好时光和机会,但是在将来某天,也会同样叹息今天。知化:有很多影视作品,讲机器人有人工智能之后的场景,总体来说感觉还是比较可怖的,比如反过来统治人类等。其实不用畏惧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不断实现,人类会把那些现在看来太过智能的内容逐渐物化,同时人类本身的技能等也会变化,这样重新界定人和机器的界限。就像几十年前的人看待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会特别惊叹,但是我们现在习以为常。
流动:计算机的第一阶段:借鉴工业时代(桌面、文件夹等);任务往往是批处理模式,堆积起来等待一次完成;第二阶段:数字时代,引入网络组织原则,基本单位是“页面”;当天完成,日清日毕;现在正在进入第三阶段:基本单位是“流 flows”“信息流 streams”;实时模式,速度为王。几乎所有的东西都逐渐呈现流动的形态。产品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概念,而是服务或者解决方案、持续维护的。固化、稳定的,都在逐步变为流动的、共享的、免费的。
屏读:屏幕无处不在,这个还比较好想象,现在已经挺多了,文中展示的场景,则几乎从早到晚、所有物品以屏幕形式展示出需要的所有信息,虽然感觉确实会很方便,但是其实我个人而言并不是特别很想过那样的生活。
使用:使用权逐步替代所有权。文中未来几乎所有东西都是随需配置式的,住宅、出行、衣服、食物、家里的装饰品,甚至办公场所等,全都可以是临时使用式的,可以不断替换,这样更划算,就像现在的滴滴、快递等,集中所有资源做优化配置。理论上,确实人需要物质是需要其真正的使用权,所有权也许只是能给予心理上的满足感。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感觉这种场景估计短期几十年不一定会实现吧,也许以后会是真的。
共享:将从未被共享过的东西进行共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共享,是事物增值最可靠的方式。现在共享的比如天气实景图片、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照片等等,将来会有更多共享,软件、医疗保健、网络百科等等,而作者更强调的是,共享让人学的更多、更快,持续的共享,带来稳步前行的成长。
过滤:内容扩张得越多,就越需要过滤,以便使得注意力聚焦。注意力流到哪里,金钱就跟到哪里。就如何过滤和该过滤什么而言,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要比单纯地“我们过滤和我们被过滤”要广阔得多。这些强大的计算技术可以并且也将运用到万物联网的各个领域。
重混:对已有的事物重新排列以及再利用,未来30年最重要的文化产品和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将是重混现象发生最频繁的地方;因为转化是“形成”的另一种表述。承认“转化”意味着我们如今创作的作品今后将会,也应该会生成别的事物。没有任何东西能不受影响,不发生改变。
互动:未来所有的设备都需要互动,如果有什么东西不能实现互动,就会被当作“坏掉”了。
追踪:自我追踪的范畴将涵盖人类的整个生活;
物联网的设计是用来追踪数据,这也是它所处的云端的本质属性。 在未来5年中,我们预计云端中加入的340亿联网设备将会用来传输数据。云端的作用则是保存数据。任何接触云端的东西都能被追踪,也一定会被追踪。所有先前无法测量的东西都被量化、数字化,并且可以被追踪。我们会持续追踪自己,我们和朋友之间也会互相追踪。企业和政府会对我们实行更多追踪。50年后,无处不在的追踪行为将成为常规。提问:答案变得廉价,问题将变得更有价值,提问将比回答更有力量;
开始:这个新物种已经开始了,当然,也仅仅是个开始。
这些是必然吗?也许只是趋势,呈现的具体是什么样子也许不一定,但是科技的发展有其一些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