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唐绾,你呢?”女子向着陈年伸出右手。
“陈年。”
然后两人握手致意。
陈年注意到,唐绾的手指白净而修长,手腕上戴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翡翠镯子,貌似价值不菲。
“快到饭点儿了,可以请你吃个饭吗?”唐绾问。
“方便先问下规格吗?”
“什么规格?”唐绾讶然。
“我是指吃饭的预期花费。”
“是我请你,不用你出钱。”唐绾嘻嘻笑道。
“我必须问清楚价格。第一,万一你吃到中途跑了,我需要确定我能不能承担全额的花销;第二,规格档次如果超出预期,恐怕我会吃得胆战心惊,怕饭菜崩牙。”
唐绾纤手掩住口鼻,拼命地忍住笑,肩膀却不争气地微微颤抖。
“你经常被骗吗?”过了好一会儿,唐绾才问。
“被人骗过一次。你知道的,一朝被蛇咬,十年帕金森。”陈年说罢,手和腿故意颤抖起来。
“呵呵……”唐绾侧过脸,肩膀又开始抖动。
等唐绾稍缓,陈年才说道:“我第一次来开福寺,要不等我转完先?”
“可以呀。”唐绾点点头,指指前面的人群轻声笑问,“我们,继续蹭?”
陈年眉毛一挑,笑着点头。
然后两人快步向前,跟在队伍后面亦步亦趋。
“你信佛吗?”唐绾看陈年听得认真,不由问道。
“不信,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和修行,佛学太深奥了。”
“噢!”
“你呢?”陈年反问道。
“我也不信。”
“那你还许愿?”
“许愿和信佛并没有绝对关联吧?”唐绾辩驳道。
“你相信许愿?”陈年追问道。
唐绾略一沉默,回答道:“怎么说呢?我们在佛前发愿行善,只是想表达内心的念想。我们许下愿望,其实并非祈求获得什么神通或者神助,而是旨在提醒自己践行善举。”
“我觉得许愿更像是心理安慰。如果愿望成真,则归功于佛的庇佑;若愿望落空,便说是‘天意使然’,这逻辑显然行不通。为什么不直接行动呢?比如想挣钱,许个愿就能成吗?真要这样,谁还朝九晚五起早贪黑啊?所以,过分依赖虚幻的愿望,必然会削弱和消抵现实中事事向前的努力。”陈年轻皱剑眉,据理力争。
“我觉得许愿就像种下一棵愿力的种子,然后勤浇灌,勤培育,勤剪枝。记得刚才你提到过‘因缘际会’,这其中的机缘巧合和因果关系跟许愿其实是一样的,许愿是因,行动是果。比如,许愿健康,同时保持良好作息;许愿成绩,则勤耕不辍。就像教书育人,就像现代科学,灌输思想,指引方向,终究要靠我们自己一边举步向前,一边见惑不惑去伪存真。”
听唐绾逻辑清晰地娓娓道来,陈年对她不由开始佩服起来。佩服归佩服,但陈年依然坚持己见,继续反驳道:“现代科学基于实实在在的数据与计划,许愿却依赖虚无缥缈的信仰。若许愿能治病,为何医院仍然存在?若许愿便能成功,为何有人历经辛苦却依然失败?这逻辑明显矛盾。我们应该专注可验证的事实路径,而非寄望于超自然。”
“许愿的本质是心念净化。当许愿世界和平,内心会驱使我们避免冲突、减少甚至消弭仇恨;许愿家人健康,我们对家人会更加关心更加体贴。许愿影响的是心态,而非直接改变外在。科学改变物质,佛法滋养心灵,两者互补而绝非完全对立。”唐绾继续侃侃而谈。
陈年不由一愣,眼前这姑娘也太厉害了,他望着前面的人群,不甘示弱地说道:“或许许愿能激发善念,但仍需警惕其副作用。若人人许愿却不行善,愿望终成空谈;若以许愿替代个体责任,生活的齿轮将陷于停滞。我们应相信行动的力量,而非依赖虚幻的承诺。”
唐绾眨巴着眼睛,点头道:“你说得对,许愿需与行动相结合,真正的许愿,就是发愿后努力践行,这不正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吗?”
“了解。许愿若与行动结合,便是心理激励;若脱离现实,便是消极逃避。或许,我们都在追求美好,只是路径和方法不同。”
“或许是吧!”唐绾点头回道。
激烈的辩论如骤雨初歇,空气中仍然弥漫着言辞交锋的余温,两人同时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即不约而同地抬起视线。
“善哉,善哉。”陈年双手合十,面向唐绾微微作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