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25·花信年华
25岁,有人说,这是人生的花季;有人说,是青春逝去的节点。
25岁那年,不再不谙世事,却事事无能为力。那年,父辈早已成家立业,娶妻有了你我;那年,风华正茂的苏轼,一举高中,人生从此开挂;那年,天才休谟出版首本哲学著作《人性论》,25岁那年有人成功、有人迷茫……
25岁,你研究生读书生涯结束,接踵而来的找工作、恋爱、结婚,生生压得你喘不过气。犹记,那时候你有一个想法,等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后一定要把那段觉得煎熬的心路历程写下来,可当那段觉得熬不过去的日子逝去的时候,便不想再言说。直到近日一位老友诉说之时,才发现25岁的我们有着相同的境遇。
刘同曾写过《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书被分类为青春文学,虽然至今没有完整的翻完一遍,但我想书的内容大概与他青春时期所面临的困难,所遇见的别人青春里的故事有关,亦或许有着长篇大论的心灵鸡汤之语(心灵鸡汤一词不知何时如此流行,也不知何时人们开始不在爱喝这碗鸡汤,但存在即合理)。《谁的青春不迷茫》在刚出版上市的时候,各个文艺书店显眼处的书架上一眼了见,那时候也就拿起随手一翻,因为那时青春却不迷茫。直到后来才明白,每个人的青春都会迷茫,只是或早或晚,或长或短。
25岁那年,友人说快患上了抑郁症,我知道那不是抑郁症,只是短暂迷茫下的焦虑、不安、恐惧、无所适从,那种焦虑来自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待世界的态度,等她熬过了那段她觉得熬不过去的日子,一切也都好起来了。人生最好的感谢除了父母的生养之恩,那便是这生活的磨砺之苦。
周国平先生有一本书叫《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或许有人看了书名会觉得这不过就是一本鸡汤之书罢了,其实不然。周国平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作家、尼采哲学研究者之一,他的作品往往结合了文学与生活哲学。我喜欢先生的作品在于在他的字里行间里,我能够欣赏到文学的美,又能感悟哲学的真。先生在谈如何<成为你自己>时,写到这样一段话:“怎样才算是觉醒?我认为有三个主要标志。一个觉醒的人,第一有坚定的价值观,知道人生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不被社会的习俗和潮流左右;第二有清楚的自我认识,知道自己的禀赋和志业之所在,不被偶然的风尚和机遇左右;第三有强大的精神性自我,知道灵魂的高贵和自由,不被外部的事件和遭遇左右。”走在生命这条路上的人注定艰难而孤独,正是因为孤独,才让我们学会了认识自己。
25岁这年,我们都会面对生存的压力,在压力面前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内心清醒,在孤独之时找寻精神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