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难得的晴朗午后似乎是专门为咱们这场读书会准备的,大家可以不用考虑孩子在干什么,晒着太阳共读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的《为孩子立界线》,一起探讨有关家庭教育的话题。本书两位作者不仅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也是全美心理咨询节目“新生命”的主持人和知名的执业心理医师,发现大量的家庭教育的案例中的种种危机绝大多数源于负责任和自我控制这些有关“界线”的问题。这本书从孩子为何需要界限、孩子需要知道的界线十律、与孩子立界线的实践这三个部分,用大量的案例阐述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为什么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冲动、不尊重父母、被动、消极、没有是非观念、抱怨等各种父母觉得头痛的事儿和如何解决这些事儿的法则,妥妥的工具书一枚。
今天是《为孩子立界线》读书会第一场,咱们是从帮助孩子学习负责任的角度出发,描绘出有界线的孩子看起来想什么样子和有界线的父母本身会有什么样的举止及父母之于孩子的作用。
一上来,元宝妈妈就给咱们分享了家庭版元宵节联欢晚会,吹拉弹唱,全家都上,还有特别有意思的魔术《大变活人》,把妈妈们看得羡慕不已,心想赶紧回家找找还有啥节,自己也得来场家庭晚会,会发现孩子们会在这个表演的过程中更加有勇气。
鱼妈则是在读到“要培养孩子的`界线`,我们自己也要有界线”时,讲述了前几天看到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孩子看到玩具时和妈妈撒泼打滚后,孩子妈妈来责备拿玩具的人(为了隐私和避免误会,请原谅真实事件中隐去了具体的人名和事件过程),引发大家的思考。是呀,孩子现在和未来都会碰上无数的诱惑、伤害、困难和冲动,自己的行为都不合适的父母怎么能来要求孩子必须自制、必须有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呢?
睿妈妈在读到“品格看起来像什么”中“会成长”的品格时特别聊到了和老大和老二的相处方式。对老大,睿妈妈简直就是一手包办,让孩子全心投入在学习当中,结果有次娘儿三一起包饺子,老大反而没有老二的动手能力强;对老二,睿妈妈尽量让老二多多学习生活中的小技能,居然也激发了老大要自己做做菜的欲望。
而自己出国独自生活6年的迪仔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管家长如何安排怎么说,孩子就想自己去过自己的人生,也许他在和同学的相处中获得的会更多。还讲到了自己刚出国那会儿一群同出去学习的大男生中只有A会做饭,每天把自己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提前在网站上获取有效信息,早上6点30就出发去另一个城市打工,10点准时赶回学校上课,对比之下其他同学蹭A的饭,实习时抱住A的“金大腿”快速找到了实习的地方,这些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反而让迪仔自己懂得更多,尤其是知道自己的人生还是要靠自己来走。当时讲完,妈妈们都在思索,有妈妈就在说,这是什么样的家庭培养出了这样的孩子呢。
甘妈妈非常爱学习,专门带了笔记本做记录,这是鱼妈自开读书会以来,看到的第一位拿着笔记本参加读书会的妈妈。每个人讲的时候,甘妈妈都会非常认真地做记录,结合带自己12岁孩子的特点提出一些过来人的看法,如:“如果想让孩子做到,家长自己首先要先做到”等等。
每次读书会总是能学到不少东西,这就是透过别人的故事看自己,通过自己的故事启他人。每周我们相约成长,养娃的路上我们抱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