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约练共6次 本周第1次 角色:来访者
今天以来访者的角色谈“为什么自己每次都要卡着点去上班、开会?参加培训?”我的内心非常希望能够早一点到会、上班,从从容容地走进会场,走进单位。而不是卡着点待人都坐定,再猫着腰走进去坐下。也不是踩着自己定好的时间进单位的门。路上呢,也可以从从容容地骑行,而不是开足马力。
可是每次总像绕不开的漩涡,总还是会差那么一点,或者刚刚好。我也试着把到点时间减去路上时间和预留时间,作为出发时间。但到临出门的时候,发现还有事没做好又留步做好再卡着点出发。
观察员z老师说,因为晚一点出发,你是受益的的。一语点醒我,开会晚一点是想再批一本作业,上班卡着点进,是想把早餐的饭碗洗了。一方面我想早点到,一方面我又想把手上的事多做些,“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哪能好事都让一人得呢?要想得到更多,就要付出更多。要开会了,就少聊闲话,抓紧把作业批完;要上班了,就要早点起床,这样吃完早饭才能洗好碗。不愿付出更多,就要学会取舍。“鱼和熊掌”选其一,这一样就不会被这个问题困扰了。“旁观者清”,感谢z老师的指点迷津。
z老师问的两个问题也特别引我的思考:①早一点,是早多少?②早3-5分钟,与卡着点进有什么不一样?第一个问题是让目标具体些,清明些,行动时就会更好落实。第二个问题会让来访者看到早到3-5分钟与卡着点进的不同梳理出来,让来访者看到她在意的早到3-5分钟中有她需要的东西。
我觉得还可以再问一个问题:发现时间到了不出发,在做什么?开会与批作业,洗碗与上班,按门铃与按时听讲座,你怎么权衡?这样会不会引发来访者思考:或取舍,或更改变其他兼得这两样,就能让来访者自己找到自己在意的了,自己需要的了。这样纠结的问题中看见了隐藏的需要,会不会就会发生改变呢?
感恩,约练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