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8日下午到7月3日上午,已经过去五天的时间了,这几天我一直在收拾房间(当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收拾,而是在带娃的间隙见缝插针地收拾)。
然后在收拾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崩溃与自愈。
我必须承认,自己是一个既不特别勤快、做事又不利落的人。由于下乡支教,这一年我基本上都是在乡里和城里来回奔波,在乡里忙着上班,在城里忙着带娃,最后两边的卫生都没怎么顾得上。
27日白天把乡里的卫生搞了,傍晚收拾了大包小包带到城里来,当时实在没有精力整理了,就安慰自己第二天再收拾吧。
在我的想象中,我会把家里所有的衣柜、抽屉全部清空,然后来一次大整理,让所有物品都井然有序。为此我还特意买了不少收纳袋。
结果等真正开始了,才发现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本来我自己的东西就多,再加上两个娃的东西(老公的东西我压根就没算进来,让他自己负责吧),收拾了一天之后发现越收拾越乱,到最后甚至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收拾东西就已经很烦躁了,两个娃还时不时来“寻个宝”,把我好不容易整理好的东西又翻乱了,我感觉自己到可以炸掉了,然后陷入了深深地自我厌恶之中,我怎么会把自己的日子过成这个样子啊?
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里的几个房间被我一个一个“解决”了,虽然最后还是没有特别整洁,但至少看得过去了。
当我把所有房间全部扫完、拖完之后,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感觉我的人生又在我的掌握之中了!
通过这次历时五天的大收拾,我还是得到了不少经验的,简单总结一下,希望以后不用再这么辛苦收拾了吧。
1.断舍离很重要
在收拾的过程中,我发现家里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很难想象,婚前这个家里完全没有属于我的东西,婚后八年,我的东西竟占据了四分之三,可怜的陈先生,所有东西都可怜巴巴地挤在一个小角落里,似乎在无声地控诉我的霸道。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多呢?自然是因为新的源源不断地进来,旧的又舍不得丢掉。我是那种超级念旧的人,第一届学生留给我的纸条都还收着的,第一年当老师时的教师手册居然也还在!更不用说那一堆已经好几年没穿却还是想着也许今年会穿的衣服了。
要想家里保持整洁,就必须做到断舍离,有些东西该丢就丢了,即使东西不在了,回忆也不会褪色的;在购买物品时一定要坚持“一出一进”原则,比如买衣服,先淘汰掉一件旧衣服,才能买一件新衣服,不然衣柜真的放不下啊!
2.坚持“物归原处”原则
“东西在哪拿的用完了就放到哪里去”,这个道理是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的,但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
我就属于那种用完之后随手乱放的人,然后下次来找的时候就找不到了,只能再买一个新的。最恼火的就是新买的才用了没多久,旧的就出现了,不仅浪费钱,而且又增加了一样多余之物。
“物归原处”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收拾的难度,真的要坚持啊!
3.平时注意保持整洁
平常的保持也是很重要的,扫地是可以每天进行的,拖地的话可以三天一次,然后可以分区域进行整理,不要攒了十来天才搞一次大扫除,也尽量不要把所有卫生放在一天完成,真的会累死个人。
有孩子的家庭自然比没有孩子的家庭更难收拾,上一秒才收拾好,下一秒又被娃弄得一片狼藉这样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一定要注意在孩子小时候就让他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家长的言传身教,借助绘本故事教导都是很好的方法。
4.积极寻求家人的帮助
永远记住,做家务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
我家陈先生属于那种你不叫就绝对不主动做家务的人,叫了的话倒也会做,但绝对是能拖就拖,拖到最后你受不了自己做了,他就夸上一句:“谁让我娶了一个这么勤快的老婆啊!”让人很是无语。
没有一条法律规定家务必须得妻子做,但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时候都是妻子在做。
明明夫妻两个都要上班,凭什么丈夫上完班回来就可以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妻子却要家务孩子两手抓?哪怕是在家当全职主妇,也不能把所有家务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啊。
请所有男人记住,你娶的是妻子而不是保姆,人家保姆有工资有假期还有休息时间,可你的妻子呢?
除了让丈夫动手分担家务之外,孩子也可以培养起来,倒垃圾、扫地、洗碗、拖地……只要你学会放手,孩子会给你无限惊喜。
一个家的家务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如果全由妻子一个人做,那就真的很辛苦,但如果家庭成员分工合作,哪怕是做家务,也可以变得很开心。
关于收拾房间的名言,既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有“财不入脏门,福不润浊人”,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做一个神清气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