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文《桂花雨》。
读懂一个大问题:“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第一课时,初读,解决字词,再读,寻找答案。很多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这句话:桂花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顺着这“香”,继续寻找描写桂花香的词句。学生先后找到“桂花开得最茂盛时……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和“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通过阅读思考,学生说这两句一个写出了桂花香飘得远,一个写飘得久(借食物储存香味儿)。顺便,我们还理解了“浸”和“沉浸”的意思。
学校的桂花才刚刚开过,几场雨后,花谢落在泥土里,十分可惜。桂花的香味儿不叫浓,大概是因为满树满树的繁花,一株又一株全开着,香味儿就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似的。有了对桂花直观的体验,理解课文里所说的桂花香就很容易了。早在国庆节后开学时,我就注意到不少学生已经读过这篇课文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写桂花的日记里,从这篇课文里借鉴了几个词句。主动学习,我很喜欢。
当然课文里写“桂花香”不止这两句。再读一读,找一找。原来,在摇落桂花后“我”的大喊声中也有花香,在父亲点燃的加了桂花的檀香里也有花香。
第二课时,接着探究那个大问题。“我”喜欢桂花,仅仅是因为桂花香吗?真正用心读过书的孩子,一下子就说出了答案:不是,还有摇花乐。找准要点,再读,再理解。几个小问题层层深入,读懂内容,体会情感。
为什么要摇桂花?
什么时候摇的?
“我”的心情如何?
“我”都做了什么?
父亲、母亲呢?
……
这些问题的研读,不仅让我们知道了“我”对摇桂花的期盼,“我”从中感受到的乐趣,也从“母亲洗净双手”“放在水晶盘中”和父亲“口占一绝”中明白了父母对桂花的珍爱。弄懂了这些,再读第三段时,明显地感受到同学们情感的变化了。
桂花摇下来以后呢?晒干,收好,藏身在茶中糕饼中,一香就香一整年。我们的课文跟另一版上的《桂花雨》相比,删改了多处,第四段里的最后一句“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显得很突兀。但是,如果我们知道“我”家桂花很多,且母亲念叨着要送一箩给东家,送一箩给西家的话,理解文中语句就很简单了。上课时,我便多问了一句:这些桂花都留着我们独享吗?学生由此想到了分享,不仅分享“花香”,也分享桂花做成的美食。
如果课文只写桂花香气味儿迷人和摇花乐,也许还算不上一篇佳作。我觉得,凡是能打动人的文字,必先打动了作者自己,换言之,就是作者倾注了很多感情于字里行间。找出并体会这份感情,也是我们学习的重难点之一。学生的心智水平决定了他们的理解能力,目前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已经很好了,能主动深入探究的并不多,这就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既教会学生知识,又教会方法。
于是,我又一次发问:“我”喜欢桂花,就是因为它的香气味儿迷人和摇花带给我的乐趣吗?
引导学生回到课文开头“小时候”,再看向课文结尾“每当这时”,对比阅读,读懂“这时”的含义,自然而然地引出母亲所说的话。回不去的童年,令“我”怀念;回不去的故乡,令母亲难忘。所以她才会说,外面的桂花,也比不上故乡的金桂。通过说话训练,我们进一步体会母亲的心情。
同一轮明月,思乡的人却说“月是故乡明”,故乡回不去,才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样的桂花,母亲却觉得花是故土的香,无论哪里的桂花都比不上。是啊,故土难离,即使历经漫长岁月,仍思乡心切,固执地认为,水是故乡的甜,人是故乡的亲……
大家不再发出声响,似乎都被这一缕乡愁感染了……
迷人香——摇花乐——思乡情。
(文字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