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说:“我和嵇康相处了二十年,从不曾看见过他有喜怒的表情。”
【原文】
王戎云:“与稽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人物】
王戎(234—305):字濬冲,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和识鉴著称。与阮籍、嵇康为竹林之游,是竹林七贤之一。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西晋武帝时因参与伐吴有功,进封安丰县侯,人称王安丰。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并领吏部事务。元康七年(296),升任司徒。王戎仰慕古人遽伯玉,看到天下将乱,于是“与时卷舒”,不理世事以求自保。八王之乱中一直随惠帝被众王劫持。张方劫惠帝入长安后,王戎逃奔郏县。永兴二年(305),死于郏,年七十二,谥号“元”。
嵇康(223—262):字叔夜,魏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西南)人。先人本姓奚,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后避祸至铚家于嵇山之侧,因以为姓。为曹操曾孙女婿 ,拜郎中,调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嵇康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工诗文,善鼓琴,精乐理,崇尚老庄学说,常言养生服食之事。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因不满司马氏擅权,菲薄汤武周孔,为礼法之士所嫉恨。后遭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被司马昭所杀,时年四十岁。有《嵇康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