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树苗试听了2个平台的编程课,对比了一下还是感觉第二次试听的平台好一些,最起码让客户感受到了用心。只是课程的时间比较长,我担心树苗眼睛会出现问题。
本来感觉树苗就是一时热度,试听课结束后,树苗每天都要去平台上操作一下学过的课程,我不知道他是对课程的动画感兴趣还是真的对图像化编程感兴趣,我当然是希望他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看过了很多的教育书籍之后,我总结的一个经验就是:“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一定会付出自己最多的精力。”如果这样结果也就并不重要了,在过程中孩子可以完全释放自己的天性,能沉浸在忘我的状态中,我相信结果是水到渠成的。
最近公司来了两个实习生,都是技术岗位,女孩很喜欢自己的专业想要一直从事软件的工作,而男孩虽说是一本毕业但对于自己所学的软件专业是没有兴趣的,两个人的状态一目了然。
女生更快地融入工作的氛围中,男生给人更多的印象是迷茫无措。我相信小姑娘不管在哪个公司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而男生也会找到工作,至于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另当别论了。
我相信越早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在这个方向不断耕耘,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越是混沌,越是迷茫,最终也只能被生活选择,不喜欢又必须被迫选择,相信只能是一个恶性循环。
道理都懂,其实我很早就想帮树苗找到他的兴趣,现在我发现兴趣这个东西只有自己才能感知,即使是父母也无济于事。我希望树苗可以找到属于他自己的兴趣所在,我的年龄虽已不再年轻,自己的兴趣更不知从何说起,但现在我只想做好自己当下的事,在树苗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指引的作用,同时尽可能让自己的生活可以更有意义,让自己的精神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