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小城出差,当天下午临近下班时分,对方公司通知晚上紧急加班。由于涉及双方合作项目,我方小组成员也不得不一起加班。
一行人一直忙到凌晨一点,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了写字楼。在停车场,我们和对方公司人员挥手道别,各自回了住处。
小城的夜晚不像大城市,夜生活没有那么丰富,街上的行人早早地就回家团聚了。这个时刻,安静的大街上,只剩下一排排孤零零的大杨树,还有一盏盏白色的路灯。
若不是人多,大家相互开着玩笑,增添了一些人气。此时,若是一个人走在街上,还真会生出一种“形单影只”的孤独感,顿时让人觉得“人生颇为无趣”。
我们一行人沿着路边甬道前行,夜色如水,却让人觉得冷冷清清,甚是寂寞。夜晚的北方小城,已经是零下的温度。秋风吹过,伴随着树叶的哗哗声,冷空气一阵阵袭来,冻得人直打哆嗦。
几个一起工作的女孩子,白天还穿着漂亮的裙子,搭配精美的针织长衫,嚷嚷着“喜欢风度不在乎温度”,秀着青春的活力,此时却不得不抱团取暖。
为了抵挡寒风的侵袭,也为了尽快回到住处。我们选择先逆风而行一小段,穿过街角的大厦,再拐入一个小巷。深秋午夜的巷子里,早已不是万家灯火的情形,抬眼望去,一路漆黑,望不到路的尽头。
好在这是个有智能手机的时代,同行的三位男士,发挥了“绅士”的品格。不畏严寒,纷纷拿出了手机,奉献了自己的手电筒,为美丽的女士们照亮前行的路。
小巷的巷子很窄,路面是用横条的灰砖铺垫成的凹陷型。路边的居民,有的在自家的门前养了盆景,有的在房子边上堆放了一些杂物,导致整条小巷只能两人并排穿行。
由于大家都不太熟悉小巷的地形,手机能够照亮的地方又有限。前行途中,不时地传来“哎呀,我踩到什么了啊”的惊呼声,一行人走得颇为费劲。
好在巷中背风,感觉没有大街上那么寒风刺骨了。我们走了大概有十分钟,前方一束若隐若现的灯光,闪亮在眼中。
远远望去,像是手电筒发出的光,只有很小的一圈。再走近点,像是汽车的前灯,照的范围更开阔了一些。
我们又继续前行了七八分钟,这才看清楚,原来是路的尽头,拐角的地方,一家还在营业的小店,透过窗户,发出的灯光。
柔和的灯光,温暖了我们的心,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也让我们看到了小巷的尽头。同行的几个女孩一阵欢呼,似乎看到了“家”就在前方。
继续前行了两分钟,转过拐角,来到前门,这才看清楚,上面挂着“烧烤店”的招牌。这个时节,北方的小城,深夜的街头,竟然还有烧烤可吃?
累了一天,加班到凌晨,又在寒风中逆行了很久的一群人,心里不由得又升起一股,更深的暖意,对这个小店的好感,又加深了一层。
似乎是那温暖的灯光,打开了人们的味蕾,又似乎是烧烤的香味,诱发了肚子里的馋虫。大家不约而同地拐进了烧烤店。
踏入店中,一阵温暖迎面袭来。里面还有一桌客人,老板娘温柔的声音传了过来,道:“你们也是刚下火车吗?这趟夜车太晚了,快进来坐,先暖暖身子。”
我们朝老板娘会心地笑了笑,选了一个大的桌子,坐了下来。趁着大家点菜的功夫,我和店家攀谈了起来。
寥寥数语,小店的情形已经分外明白。原来这里离火车站不远,这个车站晚上有几趟半夜的过路车。他们这个小店就是专做夜宵的生意,要到凌晨四点才打烊关店。
这个时节,晚上这个点,来这里吃饭的,多数是刚下火车、等着家里来接的人。或者像我们这样加班很晚、饿得饥肠辘辘的人。还有一些晚上为朋友送行的人,相约在这里小聚。
听着老板娘絮絮叨叨地介绍着,我打量着这间两层小店。装潢没有多么高大上,一层店面里,也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五个桌子,墙上挂着的菜品单,明明白白写着的,也就那么二十几种家常菜。
店面虽然开在拐角,但是店门却很小,屋外墙上挂着的店名,也不是很显眼。从外面望去,就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烧烤店。要在白天,你还真的不一定会注意到它。
可是在这个深秋的夜晚,它透出的灯光,是那样的明亮和暖和,温暖了那些不得不晚归的人,点亮了他们心中最柔软的情谊。
愿在每个城市的角落,都能够有一盏明亮的灯光,在午夜时分,温暖那些不得不夜行的人,照亮他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