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故事是说,两个人第二天都要上山砍柴,第一个人早早出发,但因为斧子没有磨好,结果收获甚微。但第二个人,在家先把斧子磨的非常趁手,结果虽然上去更晚,但收获却更丰富。
故事里先上去的好像笨笨的,后面的人抓住了工作的重点,更聪明,更效率。
但是在现实中,远非那么简单。先上去的人可以去买工具,借工具,可以通过很多办法修正问题,只要认识到不合适就可以换工具。而后上去的人,也可能因为落后于人,而没有了合适的砍柴位置,最后空手而归。
经常有人各方面都更出色,但因为失去先机,而再也没有了入局的资格。试想如果马云现在籍籍无名,面对强大的bat,也不可能再做出个阿里巴巴了吧?
过程总是动态的,很多觉得有用的因素,可能在实践中,根本就没用。
很多事等想清楚再做,黄花菜就真凉了,但先做也并不一定就对,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早起的虫儿呢?不就被鸟吃了么。
所以起的早,做的早,想的清楚,都未必是关键。每个人面对的困境是不一样,故事能帮你理解概念,但现实仍然要复杂无数倍。
这复杂的现实世界,必无一定之规,也不可能靠一种工具就解决。做事之前脑中先有概念,可事半功倍,但辨析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并清楚的明白概率的边界,才是关键的钥匙。否则就容易出现拿着大炮打蚊子的事情。
我曾经购物,常货比三家。一件百元左右的东西,最低价八十,贵的卖一百左右。想买最便宜的,又怕质量不行,想买贵的,又怕浪费了钱。去看评论,好评多数都是刷的,我有经验当然不信,主要看看中评差评,结果差评都够差,看了都让人不敢买,复陷入纠结。
最后一般还是买那个贵的,未必贵的就真好,多数只因价高质优已经在心理形成了一种惯性。
这个购物过程搭上几十分钟,还附带纠结光环。当时的我早已接触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好久,经济学著作也看了几本。可直到现在,也才算把其运用到实践中。
把时间浪费在比价上的成本对我来说,可能就是我新习得一个概念的成本。
世界本复杂,用一种思维或观念看问题,只能离真相更远。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提到一个身体上的习惯可能需要半年左右就弄养成。而思维上的习惯,则需要两年左右,甚至有人终身都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没把新学到的思维变成思考习惯。
让概念在脑子里先飞起来,在实践中认清概念的边界。
为了不让概念不只停留在想法阶段,在长途车上,我写下了这些。
连续第二十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