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苏轼,大家并不陌生,可是他犹如一本厚厚的书本,总能读出许多不同的内容来,凭空增添了很多趣味。估计这也是和生活阅历有关,苏轼写的<江城子>描述出和妻子王氏的深情,将夫妻阴阳两隔的深情和思念,将苍颜对红粉的对比,将昔日的恩爱暖情与如今上坟的荒凉肠断,通通融合在精短的71个字中。得不到的最揪心,永远是胸口的红砂痣,永远是心中的白月光。包括匆匆葬送的恩爱,包括冗长琐碎的日常,包括斗气耍狠的场景,在两个世界的隔断中,记忆被美化,镌刻书写的是诗词中的深情,是不能永恒的破碎,是离别情感的滥觞。我不知道怎样去对应现在较为私我的个人生活,不知道是不是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已经丧失了诗歌的土壤,只有旅行和读书才能抵达诗和远方。如何突破琐碎生活,给日常提鲜,让爱的智慧惠及身边的爱人,生活的挚友,亲爱的孩子,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答案。如果,深交古人的话,我想我会学习苏轼的豁达和自嘲。
读苏轼随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序] 悠悠千古之中,历史人物凭借其传奇的人文意韵令无数后人魂牵梦饶,在狭长而美丽的历史文化长廊里,苏轼的时光剪影...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