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干老师大胆取舍,引导孩子们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学会在全局出发从历史的角度评价人物,学会借助古诗来评价人物,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评价。
巧妙利用多媒体
开课伊始 ,干老师借助《三国演义》宣传剧照抓住孩子们注意力,直接感受各个人物的神采。同时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资料,借助历史地图 了解参战双方的军队动向。把本文教学放在历史大背景下去理解,也为后面对几个人物的评价埋下伏笔。
解读造字规律
老师在检查孩子们预习时,根据他们出现的错字情况。很好的解读了“王字旁”的含义,并巧妙的介绍了古代人名与字的关联。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强大的记忆力让人佩服。
通过巧设“看拼音写汉字”,既检查了本课的重点生字,同时让孩子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嫉妒”和“妒忌”“猜忌”的解读让我长了知识。
分组朗读
分组朗读时让孩子们对课文加深了理解,也初步感受了人物的特点,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真正的走进了文字。虽然是粗枝大叶的指导,但这种借助朗读,通过声音、语气、语调的变化感受人物语言和心理的方法会影响到孩子的。
本文教学的最大亮点——谁是好人
在引导孩子们讨论文中4个人物谁是好人,在引导孩子们讨论,文中四个人物谁是好人,想谁是坏人时,就可以看见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入,他也以此把孩子带到了更深、更远、更高处。
曹操的理解结合他的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
由李白的《赤壁歌送别》自然过渡到对周瑜的评价。《念奴娇.赤壁怀古》英雄的周瑜在《三国演义》中有点心胸狭窄。
结合历史背景解析——深入了解诸葛亮
探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深刻的体会到诸葛亮的知天文,懂地理,知人心。对周瑜的妒忌,老师在这里结合着背景资料进行了很好的解答(诸葛亮过于聪明,会对他们的国家不利,所以他的猜忌有几分道理)。
干老师之所以能够很好的领着孩子们,有取舍的进行文本解读,是因为他对《三国演义》的深刻理解,强大的历史知识支撑着他,走得更远。
我对历史一点不感冒,需要补充学习的东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