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录的冲动比较强烈,十点钟上床后,脑海还是不自觉地回想白天内心波澜的另外两件事情,如果不做个梳理,我的大脑还会继续混沌的加工,不如敲打出来做个归类。
今天早上有教研员来听课,为了不冲掉两周一节的心理课,我特意把课调到第一节课。这节心理课的主题是《好消息、坏消息》,是情绪专题的系列课程之一,在前面认识和感受情绪后,让孩子们了解同个事情不同的想法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于是本节课目标是想让孩子们知道想法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如果想要有好心情,就要有好想法;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并在生活中实践运用。
讲故事前,我跟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个情境,两个人有两种不同的心情,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心情。接着我开始讲故事,同一个情境,小老鼠总认为倒霉透了;小兔子觉得太好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我继续提问引导,让孩子猜猜这会小兔子怎么把这件事情变成好消息?孩子们能够初步想到办法。例如,小兔子打蜜蜂把蛋糕溅到了小老鼠身上,这看起来是坏消息,怎么变成好消息。有孩子建议,水龙头洗掉蛋糕就好了,这个孩子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有孩子说,在篮子里找其他的零食吃。我帮助孩子把做法变成想法,可以怎么想。用水龙头洗掉的做法,背后的想法可以是“太好了,我们可以去洗把脸,顺便玩水”。找其他替代品,背后的想法可以是“太好了,我可以吃其他好吃的咯”。
故事讲完,我跟孩子们继续深入探索本课主题,同个情境,不同人情绪是不一样的,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同个事情,同个情境,每个人看待这件事情的角度是不同的,想法是不同的。学我不知道一年级的孩子理解不,创设情境让他们迁移应用。我说我们班上节课同学们画了自己的情绪图,看到高子涵同学的情绪都是生气,我问他是什么事情让他生气。他说是他的东西放在姐姐房间,要去拿的时候姐姐还不给。现在看,这个环节我没处理好,我可以帮助他更好地捋清楚自己的想法,姐姐霸占他东西,他的想法是“哼,太倒霉了,姐姐霸占我的东西,太可恶了”。我让同学们帮他学学小兔子,可以怎么想,怎么看呢?有同学说,太好了,我可以买新玩具了。有同学说,我可以趁姐姐不在的时候想办法拿出来。其实我可以给出一个句式,“太好了,……”让学生往这个方向继续说。没有给出支架,学生迁移到,他弟弟要玩他的玩具,他发现一个规律,只要他不玩,弟弟就没兴趣。所以他不跟他去抢玩具,而是故意不玩,然后再拿回来。我也转换成想法,“太好了,考验我智慧的时候到了”。
这里,我再回访高子涵,他之前就告诉他,要学习小兔换个角度,换个好想法,看能不能让自己的感觉好起来。没想到这孩子一早就想好了,他说“姐姐不给我,我就拿她的东西,威胁她”。另一个男生也附和“我试过,姐姐不还,我就拿她的东西,这样才公平”。还有个男生说“如果姐姐不给,就把东西摔坏,这样还可以买新的”。我一看,这种想法的男生都是班级平日里容易发生情绪和矛盾的几个男生。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听的书《善恶之源》,里面提到人的道德本能:平等偏好,也可以理解为公平。孩子们为了追求平等和公平,甚至不惜会毁掉多出来的奖励。孩子们只在意结果平等,而不考虑其他。布鲁姆教授说,我们能在所有年轻段的儿童身上看到他们对平等的压倒性偏好。动物学家弗朗斯·德瓦尔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均贫富。孔子也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人性。大人如此,何况儿童。
孩子们有这种想法,看起来十恶不赦,但这也是思维特点啊。我接着引导,你们刚才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是不是平日里这么想,最后也这么做,也成功要回了你的东西。他们回答是。我说,那每当你有这种想法,做出相应行为的时候,你的情绪是更好了还是更糟糕了。同学们异口同声,是更糟糕了。他生气,姐姐也可能生气,甚至爸爸妈妈也会参与进来。此时,我真希望有个情境再现的视频,让孩子直观地认识到这种想法,这种行为,带来是自然结果是什么,情绪体验是什么。这个是课程可以深挖的点。
时间来不及,我为了完成目标,只是口头上达成了共识,这种想法,最后并没有让情绪好起来。我继续出了一个应用题,我的白裤子一大早就弄脏了,太糟糕了,一天的好心情就没有了,等下还要去班里上课,那不是闹笑话嘛。同学们纷纷举手,帮我出谋划策。有学生说,老师你不用管别人的看法,裤子是污点你不关注就没问题,继续上课。我感谢那位同学,自我安慰道,“太好了,我不用管别人的看法,我还可以检验用这条裤子检验同学们上课的理性人,还是猴子,甚至是蛇,会不会关心我”。有学生说,老师你可以把污渍看成是一幅画。我欣喜地说“太好了,我的裤子是一副山水画”。有学生继续说,老师,你还可以把裤子染色。我说“太好了,我可以创造一副作品”。有学生说,你可以买新的裤子。我说“太好了,我有机会买新衣服”……下课铃响了,孩子们下课还拉着我分享方法。
改变思维方式是很难的,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强化应用,每节课还需要滚雪球做训练,加油。感谢孩子们的积极投入,积极反馈。一年级孩子的平等偏好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可以的话总结成一篇教育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