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补充几个聚焦日常场景的互动小活动,结合具体行为表现,帮学员更精准对应DISC类型:
十三、“会议迟到”应对模拟
流程:
1. 设定场景:“你负责的会议,有位同事迟到了10分钟才进来”,让大家说“你当下会怎么说、怎么做”。
对应行为表现:
- D型:可能皱眉问“怎么回事?耽误大家时间了,赶紧入座,我们继续”(直接点出问题,聚焦“不影响后续进度”,语气带催促)。
- I型:可能笑着招手“来啦!快坐~ 刚说到精彩部分,我再快速给你补一句”(用轻松态度化解尴尬,优先维持氛围,不纠结迟到原因)。
- S型:可能等对方坐下后,小声问“是不是路上遇到什么事了?没耽误你吧?我们刚讲到这里……”(先关心对方情况,再温和补流程,避免让对方难堪)。
- C型:可能在会后单独说“下次请提前5分钟到,会议议程第2条是时间节点确认,迟到会影响后续环节衔接”(关注“规则被打破”,用事实说明影响,不掺杂情绪)。
十四、“方案被质疑”反应测试
流程:
1. 设定场景:“你提交的方案被同事说‘这里逻辑不通,数据也有问题’”,让每个人说“第一反应是什么,会怎么回应”。
对应行为表现:
- D型:可能反问“哪里不通?你说具体问题,我当场改,别耽误推进”(聚焦“解决质疑、推进方案”,不介意语气直接,甚至可能觉得“有挑战才有意思”)。
- I型:可能有点失落但很快笑说“啊?我再看看~ 你帮我指出来呗,说不定我们一起改完更棒!”(在意对方态度,倾向“通过合作化解质疑”,怕被否定情绪)。
- S型:可能先沉默一下,然后说“是不是我哪里没考虑周全?你觉得怎么改合适?我都可以”(优先“避免冲突”,容易怀疑自己,愿意按对方意见调整)。
- C型:可能拿出数据说“我核对过3次,这个数据来源是XX报告第5页,逻辑链是A→B→C,你觉得哪里有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查”(用事实反驳,关注“证明准确性”,反感“凭感觉质疑”)。
十五、“团建活动”投票选择
流程:
1. 列出4个团建选项:“户外拓展(竞技类)、剧本杀(互动类)、公园野餐(轻松类)、行业讲座(学习类)”,让大家选并说理由。
对应行为表现:
- D型:可能选户外拓展,理由是“能看出谁抗压、谁拖后腿,还能练团队执行力”(把团建当“任务”,关注“能否带来实际价值”)。
- I型:可能选剧本杀,理由是“能换装、飙戏,还能八卦聊天,肯定玩得超嗨”(把团建当“社交机会”,关注“是否有趣、能否拉近距离”)。
- S型:可能选公园野餐,理由是“大家可以自带食物分享,晒晒太阳聊聊天,没人会觉得累”(关注“所有人是否放松”,避免有压力的活动)。
- C型:可能选行业讲座,理由是“能听专家分析趋势,还能拿资料回来研究,比纯玩有意义”(关注“是否有干货、能否提升认知”,反感“无意义的热闹”)。
十六、“加班安排”沟通方式
流程:
1. 设定场景:“项目紧急,需要大家今晚加班2小时”,让大家模拟“作为负责人,会怎么通知团队”。
对应行为表现:
- D型:可能在群里说“今晚必须加班2小时赶进度,完不成的自觉留下来,明天要出结果”(直接下达指令,强调“任务优先级”,不绕弯子)。
- I型:可能在群里发“家人们,今晚加个小班冲刺一下!我买了奶茶和炸鸡,干完这波明天给大家调休~”(用福利和情绪调动积极性,弱化“强制感”)。
- S型:可能先私下问一圈“今晚加班大家方便吗?有困难的话跟我说,我们协调下分工”,再汇总通知(先确认每个人的情况,尽量照顾特殊需求)。
- C型:可能发“今晚加班安排:18:30-20:30,具体分工表已发群内,每人负责部分标注了验收标准,结束后我会核对进度”(清晰列规则和标准,让大家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何衡量”)。
这些活动都围绕“职场高频场景”,学员的反应会更贴近真实状态。通过对比不同人的应对方式和背后的动机,能直观感受到:D型关注“结果与掌控”,I型关注“氛围与互动”,S型关注“和谐与支持”,C型关注“逻辑与标准”——这些差异没有对错,只是各自的“优先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