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黄启团老师写的《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这本书。其中有一部分谈到了人生很多困局都有一个‘’死循环‘’,这个‘’死循环‘’存在于工作挣钱当中,夫妻关系当中,以及亲子关系当中。
比如,有人因为钱的问题而苦恼,因为没钱,所以省钱不敢花钱,因为不敢花钱,所以视野越来越窄,机会越来越少,当然就更挣不到钱,于是只能更省钱。
在夫妻关系当中,夫妻产生矛盾时,一方总认为是对方的原因,总试图去改变对方,但是没有人愿意被改变,你越要改变她,她就越跟你作对,这样矛盾就越来越大。
而在亲子关系中,孩子长大了,开始不听话了,父母就想尽各种办法加以控制,说教,可是哪个孩子愿意被控制?于是就更加逆反,而父母的控制手法就会相应的升级。但是结果并不会好转,因为孩子的反抗也会跟着升级。
这便是一个一个的死循环,而要改变这样的循环,首先是我们先要看到循环。
这个‘’死循环‘’有四个要素组成,困难,决定,行动,结果。
比如,以没钱苦恼为例,他的困难是没钱,所以决定省钱,行动时不敢花钱,而结果使视野变得越来越窄,机会也越来越少,长此以往便当然挣不到钱,于是只能更省钱。
夫妻矛盾中,决定改变对方,行为是控制干涉说教,结果必然是争吵,甚至家暴。
在亲子教育中,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他的观点难免和父母不一致了,不符合父母的意愿(困难)。很多父母会做出一个决定改变孩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随之而来的行动就是干涉孩子的行为,控制打骂,说教,那结果就是孩子变得更加叛逆,或从此对父母关闭心门,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变得更严重。
那该如何破这个‘’死循环‘’的局呢?
首先需要看到这个死循环背后的信念。在心理学当中,说到信念不变则行为就不会变,则结果不变,要想结果改变,首先要调整的就是自己的信念。
比如对于没有钱来说,过去的信念是‘’钱是省出来的‘’,将这个信念转变成‘’钱是用能力挣出来的‘’那么决定就会变成‘’提升能力‘’而行动就会变成‘’学习和成长‘’结果自然就会是‘’变得有能力‘’那么带来的效果,就会变成‘’越来越有钱‘’而这一结果会进一步强化‘’钱是能力挣来的‘’这一信念,于是‘’死循环‘’变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
比如夫妻矛盾中,一旦出现矛盾就会陷入,‘’夫妻矛盾——改变对方——干涉与控制——争吵——矛盾加深‘’这样的一个死循环中。在这个循环背后的一个假设信念,就是‘’矛盾是因为对方的责任,对方的错误造成的,可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夫妻矛盾一定是双方都有责任。如果我们能念头一转,从自身做起去改善夫妻关系,那么就会变成‘’困难(夫妻矛盾)——决定(改善自己)——行动(觉察,反省,负责任)——结果(处理关系的能力提升,夫妻越来越恩爱)
对于亲子关系,也是如此,当我们将‘’改变孩子,想让孩子成为我们想让他成为的样子‘’,转变成为,‘’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成长的方向,家长只是引导帮助‘’——决定(成长自己)——行为(学习,觉察,引导)——结果(成为孩子的榜样,亲子关系和谐,亲子教育自然形成)
通过这样调整信念行为之后,死循环便会转变成为积极向上的活循环。
所以想要达到人生效果就要看到自己的信念,做出调整,并为了新的人生目标不断努力和成长,那你的人生自然会朝着自己希望的那样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