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为什么总是胆小?我才发现,问题不在她身上

那天晚上,我又听到妈妈跟我说:“姐姐今天在班里又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老师点到她名字时,她还低着头不说话。”

其实,这样的场景我们早已不是第一次听到。唱歌、运动、甚至在小区里跟小朋友打招呼,姐姐总是显得胆怯,像一只躲在角落里的小猫。

以前,我也会下意识地觉得她是不是“天生胆小”?

可慢慢地,我发现问题不在她,而在我们做父母的身上。

她不是不会,而是怕做错

有一次我们吃完饭,路过商场的一家店,姐姐盯着柜台上的一个小玩偶,眼神里有想要的意思。

我故意说:“你可以问问老板这个多少钱呀。”

她愣了一下,低下头,小声说:“我不敢。”

我没有逼她,只是笑笑:“没关系,下次我们再来。”

没想到第二次去,她自己跑过去问了,声音还挺大,但那一刻我看见她眼里有点小小的骄傲。

我才更确定,姐姐不是不敢,而是担心“做不好,会被笑话”。

这种“胆小”,或许正是从我们家长的评价、批评甚至急躁中,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妈妈的急躁,是她胆小的影子

妈妈是全职妈妈,每天收拾房间、做饭、盯作业,真的很累。

我知道她并不是不爱孩子。

写作业慢了,她会吼;玩具没收,她会气;姐妹俩打架,她可能会拍桌子甚至动手。

我不怪妈妈,因为换成任何一个人,每天重复这些事,也会爆炸。

但我明白,这些情绪,姐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她不是害怕作业,也不是怕犯错,她其实怕的是——“妈妈会不会又不高兴了?会不会不爱我了?”

我不认同“天生胆小”,所以我想帮她多尝试

我不太相信孩子天生就是胆小或者内向。

所以平时我会刻意制造一些小情境,给她练习的机会。

比如让她在餐馆里帮我们点菜,或者在商场里问价格;有时让她唱首歌,如果她第一次不敢,我就让她第二天再来。

这两天小妹在练习《亲爱的你啊》,唱完跑过来跟我说:“爸爸,我第一次唱还挺紧张的,第二次就好了。”

我跟小妹说:“不管什么事不管是谁第一次可能都做不好,熟悉了就好了”,姐姐在一旁听着。

我让姐姐也唱,她摇了摇头。

我没有逼她,只是说:“你想唱的时候咱们再唱。”

第二天,她终于开口了,虽然声音不大,但那份勇气,是我最想看到的。

妈妈在改变,姐姐也在改变

上个月,姐姐的座位被调到了倒数第二排。

妈妈问她要不要和老师沟通换回去,她死活摇头:“我不敢。”

但平常问她怕不怕老师,她又说“我喜欢老师”。

这种矛盾,其实是心理的挣扎:她想,但不敢。

妈妈也因此去问了心理专家:“孩子胆小,很大一部分是管教太严。”

从那之后,妈妈开始尝试放手,不再盯她写作业,而是多表扬。

最近这段时间,我看到姐姐在单元电梯里会主动打招呼,说话声音也大了,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我想,这就是改变的开始。

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爸爸?

我不想做那个只会批评的爸爸。

我更希望,我能给她勇气,让她明白:

“你可以试错,哪怕做得不完美,爸爸也会在你身后。”

我不是高情商爸爸,也不会用很多甜言蜜语,但我希望我的行动,让她感受到安全感。

就算妈妈发了脾气,我也会第一时间接住她的情绪,告诉她:“妈妈并不是不爱你,她只是太累了。”

我希望姐姐知道:“你可以害怕,但不要放弃尝试。你不需要成为最好的孩子,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胆小,不是孩子的标签,只是她现在的一种状态。

相信爸爸妈妈的陪伴,会让孩子会慢慢变勇敢,哪怕是一点点,也够了。

留言互动

你觉得孩子的“胆小”是天生的吗?

你会用什么办法让孩子变得更有勇气?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经验,让更多父母看到不一样的育儿方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