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书院频出爆款,跟着我的徒弟们也赚了不少钱,大家都挺开心,跟他们聊起一两年前他们还是一个月拿几百款钱的工资,还挺多感慨的。
那个时候,我放弃很多代运营的项目,开始做第三方,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并且每个月我还要搭进去不少钱,所以跟着的小伙伴,也都只是拿一个最基础的工资。这中间,走了不少人,但是幸运的是,我们最终扛住了,挣到了钱,我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用合伙人的方式,给大家提高了收益。
分钱的时候,也难免会有分多分少的争吵,因为是按照项目进行合伙人制,就跟当初我小的时候,听爸妈说他们包产到户分田地的故事,是一样一样的。
我外公曾经是地主,属于被打倒在地的那部分人,所以我爸妈也跟着受到牵连,在分地的时候,没分到什么好地,内心虽然不平衡,但是也只能认命。
但是他们非常勤劳,做事用心,结果他们的收成反而比那些拿了好地的人还要高。那些拿了好地的人反而眼红,回过头来还觉得是我们家的地好。
所以我在上学的时候,历史书讲到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我想起我爸妈的真实故事,就很有感触。
现在想想,觉得人生挺有意思的,当初我爸妈他们的土地承包责任制,他们无意间讲的这个分地的故事,被他们的儿子听了进去,竟然在做新媒体的时候也用上了。
几个已经培育得不错的优质账号,分配给了相对应的负责人。书院提供资源和运营的支持,这属于联产;各个负责人对最终收益负责,这属于承包。最终的收益,按照一定的比例,一部分上交提留,作为书院的运营成本和发展基金,一部分就属于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再来给底下的小伙伴分配收益。
这种模式一开始试行,立刻就像当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小伙伴为自己打工,收益翻了几倍,能力强的人就脱颖而出,多劳多得。
但是问题也来了。就跟我爸妈当初一样,有的人觉得分的地不好,有的人觉得别人赚钱比自己多,各种不平衡的心态就出现了。这也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毕竟不可能完全公平,况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但像我爸妈,拿着一手烂牌,依旧能赢牌,而那些一心搞斗争的很多贫下中农,因为懒惰,即使分到了好地也依旧种不好。
但是让我感动的是,当整个团队出现一些纷争的时候,有的小伙伴会选择站出来说话。
我经常跟我们一开始那几个人讲,比如XXX,我们都是从实习生过来的,那个时候一个月才几百块钱,依然能坚持,现在能挣到钱了,(有什么好抱怨的,不应该感谢才对嘛)
确认过眼神,这是对的人。当初改革开放的阶段,很多人会抱怨会比较,但时间长了,大多数人都会感谢改革开放,感谢家庭承包,否则现在还在忍饥挨饿。时间会证明一切。大浪淘沙,会把很多一直坚持的人、目光长远格局宏大的人送上风口浪尖,而那些短视的、能力差的,不可避免地被拍在沙滩上。
有时候觉得,这是最好的时代。你只要有能力,愿意付出,就能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跨越城市、阶层、知识水平等鸿沟,获得学习的机会,拥有逆袭的可能。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而很多人会陷于抱怨、踟蹰,把基础差、没文凭、文化层次低等等,作为自己逃避的借口。
有一句话叫“剑未佩妥,出门便是江湖”,殊不知,这个时代,一个智能手机,就足以让我们看到我们之前看不到的书籍,学到我们之前要花很多钱才能学到的技能,找到我们之前求而不得的成长通道和变现渠道。当然,这个智能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多少人拿它刷抖音、打游戏,蹉跎终日,败给自己的惰性。
就好比《红楼梦》里的风月宝鉴,打开一面能带给你健康,能治愈你,提升你,打开另一面,则会消耗你,毁掉你。
新时代的我们,每个人都拿着这样一柄双刃剑。到底是带着它以梦为马、浪迹天涯,还是被反噬,被吞没,其实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人生的成长,无非就是不断地“养正气、驱淫邪”,直到 有一天我们能驾驭我们的欲念,“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愿每个少年,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