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爱发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怒的时候,就钉一颗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男孩钉下了37颗钉子。慢慢地,男孩每天钉的钉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钉子容易。
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因失去耐性而乱发脾气了。父亲告诉他说:“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颗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这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了疤痕。如果你捅了别人一刀,不管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那种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圣经》中的箴言告诉人们:不轻易发怒的人,大有聪明;性情暴躁的,大显愚妄。
研究表明,最后失去控制、大发雷霆的人,通常都经历了连续累积情绪的过程。每一个拒绝、侮辱或无礼的举止,都会给人留下激发愤怒的残留物。这些残留物不断的积淀,急躁状态会不断上升,直到放下“最后一根稻草”,个人对情绪的控制完全丧失,出现勃然大怒为止。在这个过程中,除非内心控制的大门迅速关上,否则,这种狂怒极易造成暴力和伤害。
心理学认为,生气是一种不良情绪,是消极的心境,它会使人闷闷不乐,低沉阴郁,进而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
有关医学资料认为,愤怒会导致高血压、胃溃疡、失眠等。据统计,情绪低落、容易生气的人,患癌症和神经衰弱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大。同病毒一样,愤怒是人体中的一种心理病毒,会使人重病缠身,一蹶不振。可见,愤怒对人的身心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要控制愤怒,必须提高自己对外界刺激的耐受力,学会一些应对愤怒的小技巧。
第一,对自己以往的行为进行一番回忆评价,看看自己过去发怒是否有道理。
第二,低估外因的伤害性。生活中,一些易上火的人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很在意,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他都会耿耿于怀。过后,他又会把事情尽量往坏处想,结果越想越气,终至怒气冲天。脾气不好的人喜欢自寻烦恼,没事找事,惹点祸来闯闯。
其实,当怒火中烧时,应当立即放松,命令自己把激怒的情境“看淡看轻”,避免正面冲突当怒气稍降时,对刚才的激怒情境进行客观评价,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责任,恼怒有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