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欲翠青山起父茔,难别盛世舍亲情,从此慢步重宵九,再见音容梦几更”。听到《思父》诗的朗诵,我泪眼婆娑,仿佛又回到了与父亲相处的那些日子。
父亲省吃俭用了一辈子,临走的时候什么都吃不下,我们看着都十分心疼、更是难过万分。父亲的出身并不贫寒,可谓是在相当殷实的家庭成长起来的,虽然爷爷奶奶不在父亲身边,但有祖奶奶的照顾父亲还是有所依靠的,物质上挺富裕的。看父亲小时照片,穿的是绸缎衣服,精气神十足,中学时期就有自己的自行车,在那时可谓是稀缺物品。父亲中学毕业考上了师范学校、受时代影响虽然是半工半读,但也是挺让人羡慕的,可惜的是学校办着办着支撑不下去了,父亲上了两年学校就停办了,还没有给父亲们发肄业证。父亲的上学生涯就此中断,回家当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那时候识字的人非常少,可由于受出身限制,父亲一直没有被任何单位任用。
成家后,家里负担一天比一天重,父亲就一直在田间劳作。生产队里的人觉得父亲能识文断字,就让父亲记工分。父亲读的那些学问终于稍稍派上了用场,单父亲一直很低调,总是默默的做事,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后来为了让我们姐弟们上学,父亲更是不怕苦,不怕累,和几个人合伙做一些小买卖,经常赶会头,虽然挣不了几个钱,但可以稍稍贴补一下我们上学的费用。
到后来父亲学会了做豆腐的技术,买了磨豆子的机器,做起了买豆腐的生意。父亲每天总是早早起床,拉着架子车走街串巷去卖前一天熬夜做好的豆腐,往往到了中午才能回到家。豆腐卖完时,父亲回来总是乐呵呵的回家给母亲讲买豆腐的种种的经历,倘若豆腐卖不完,那父亲便耷拉着脑袋,回家闷不做声,我们也不敢多说什么唯恐招惹了他,成了父亲的出气筒。那时候小觉得父亲挺严厉的,还心生怨气。现在想想,父亲是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当时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随着我们姐妹们相聚上学毕业,家里的条件渐渐好起来,房子也盖起来了,我们也逐渐都成了家,不用父亲再那么辛苦地赚钱养家了,父亲反倒觉得不自在了,常常慨叹自己老不中用了。我们经常劝他说,您到了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就好好歇歇,一切事,有啥事我们姊妹几个都能应付下来。可父亲却像被绑着手脚的老虎一样,再也没有往日那份豪气。虽然家里什么都不缺,节俭惯了的父亲,依然非常节俭,看到我们浪费一点东西,就大声训斥。他自己也十分节俭,在吃穿上从不讲究,总认为差不多就行。我们买回去的东西他都舍不得吃,衣服更是不让我们买,有时买回去还让我们去退掉。
父亲就是这样的节俭还是 被 疾病找上了身,我们心疼父亲,全力救治父亲,可最后却无力回天,父亲还是狠心抛下我们离开了。父亲一向体谅我们,生前从不给我们找麻烦,离开之后也心疼我们,只是在天堂默默地祝福我们保佑我们。我期待父亲在那边一切都顺遂!
别人都过父亲节,我只能对着天空期盼父亲能好好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