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不迷手机,可芊爸是手机控。
平时他的应酬又比我多,这么摊下来真的陪家人尤其是芊宝的时间屈指可数了。
十二月初,芊爸连续3天晚上没在家吃饭,周日带我们出去和同事逛公园,晒太阳。
饭后他还主动约人打牌,我惊讶也劝阻,未果。归家后或许太累,腰痛欲裂。
芊宝睡前照例有点小闹腾,我感觉洪荒之力都要耗光,无精力顾及她了。
芊爷爷奶奶也累了一天了,加上爷爷感冒了,怎好麻烦?
于是夺夫连环CALL,打了两次电话,又等了一个小时还不见人,我就跑到芊爷爷奶奶房里去谈心。
我的大意是:芊爸爸耗在外面的频率太高,就没办法好好陪伴女儿。
作为父母,如果没有一把屎一把尿照顾孩子,没有经历泡牛奶、哄睡等手把手的照顾,又怎么会了解孩子,跟孩子亲密无间?
我的一个同事就因为从小被父母丢给爷爷奶奶带,到现在都还记恨父母,觉得父母抛弃了他。
而他的父母都是教师,完全可以自己抚养他们姐弟,他说他永远无法象别的小孩一样和自己的父母贴心贴肺。
感情疏离,谈何教育?况且为人夫兼为人父者不努力地为家庭付出,就很容易为旁人付出,因为精力旺盛。
芊奶奶开始还有点抗拒,解释说要我理解芊爸爸,支持他的工作。
还要我坚强点,不要因为身体不适,就支撑不住。实在不适,他们也会陪我去医院。
我理解婆婆对儿子的偏爱,也见过多少母亲打着坚强的旗帜选择独自支撑,这样的强势,越发助长了父爱的缺位。
我不能也不会支持这种行为。还是那句话,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接下来我讲了个故事。
芊宝出生后,我很少看电视,爷爷奶奶也很支持,所以我们家电视除了跳健身操,基本上就是闲置了。
但那天凑巧有个节目吸引了我,明明是音乐大师课,结果办成了对隐形爸爸的教育会。
节目是古巨基主持的,一个十岁名叫王浩丞的男孩想献给爸爸一首《父亲》。
男孩选这首歌就是因为其中的一句歌词: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
主持人好奇地问他印象中爸爸牵过他多少次手,他回答说:‘’两次‘’。
一次是很小的时候,爸爸带他去游乐园玩,牵他的手带他买冰淇淋;还有一次是带他去爬山,牵着他走。
至于带他去游乐园玩有几次,孩子回答说忘了。
孩子描述父子在家的常态就是:爸爸玩手机,不陪我玩。
当主持人问他,被爸爸拒绝时怎么想的,孩子突然失控了:‘’我就在想,爸爸为什么会拒绝我?‘’
台上台下一片哭泣声。
王浩丞的父亲泪眼模糊地走向儿子说:‘‘你能原谅我吗?以后你监督我改,好不好。’’
男孩点点头说‘’好。‘’
然后声情并茂地为大家演唱:
总是向你索取 却不曾说谢谢你
直到长大以后 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 装做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 转身泪湿眼底
多想和从前一样 牵你温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风捎去安康
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
一生要强的爸爸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谢谢你做的一切 双手撑起我们的家
总是竭尽所有 把最好的给我
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 长大啦~~~~~
多想和从前一样 牵你温暖手掌
可是你不在我身旁 托清风捎去安康
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
一生要强的爸爸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谢谢你做的一切 双手撑起我们的家
总是竭尽所有 把最好的给我
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 长大啦~~~~~
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
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 长大啦~~~~~
感谢一路上有你
男孩说了声:‘’爸爸,我想以后一直牵着你的手。‘’父子深情拥抱。
讲完这个故事,芊爷爷和奶奶沉默了几分钟,接着就开始给芊爸爸打电话,催他赶快回来。
不出意外,我的沟通与那期节目都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奶爸们受到了触动和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存在有效期的,错过了将不可逆转。
母亲的贤淑固然重要,可连孩子都知道,父爱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