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儿子参加“钱庄里的中秋节”活动。活动的一二环节是:在诗词中找出与中秋相关的句子,要求团队合作,答对的小组可以得一铜钱。室外扔沙包,投进的小组也可以得一铜钱。儿子觉得很无聊,这些环节都没进入状态,吵着要回去。我表面质问孩子的格格不入,其实内心也不认同这环节,觉得这环节设置死板不好玩。
后来再回到教室,吃了月饼后开始制作灯笼。本以为孩子们可以自己完成,没想到一开始儿子就把我叫过去,帮他一起。想着今天唯一的收获就是灯笼,我也不想扫他的兴,匆匆上前帮忙搭建起来。
原本以为灯笼的大框架很容易搭成,没想到,中间合在一起搭的时候,就一直散掉。就这样连续散架了好几次,眼看旁边组的小朋友都已经完成了基础框架,而我们还没有,然后儿子不停的说:“怎么办?我们死定了,谁来帮帮我们啊?”听到他的嘀咕,我的心开始浮躁,仿佛有个声音在不停的质问我:“天呐,他怎么老是唠叨啊,他怎么不能像他同学那样独立自主、自己解决问题吗?我快受不来了,完不成了,怎么办?要不放弃吧?”说实话,当我一次次搭起框架又重新散掉的那一刻,我真的想放弃,我听到的是团队里有孩子崩溃的哭声,我听到的是邻桌妈妈跟孩子的对话:“要不我们拿回去做吧,时间也不早了,回家再慢慢做。”我听到的是徐弘毅不停的哀怨和叹气。我一直想:我们的爸爸如果此时在这里就好了,我手工那么差,我真的好为难。一股自责、埋怨的思绪涌上心头。我的心一直在外求索,不能回到当下,但是我知道此时此刻我不能在孩子面前妥协,绝不能放弃。
用余光看到邻桌爸爸已经完成了灯笼的主体结构,于是硬着头皮一次又一次的开始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搭起了主体的架构。儿子看到主题的框架时,兴奋不已,于是马上拿起胶水开始在灯笼架子上粘贴起来,然后我们一起糊纸。这时候已经顾不上满手的胶水,我也顾不上去嫌弃他弄的这么不干净。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纸终于糊好了,并在上面粘好了剪纸。当大致样子出来了后,孩子的信心倍增,再根据邻桌的小伙伴的指点灯笼,很快完成了所有的步骤。
灯笼完工,我和儿子都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儿子提着灯笼说,这是我们共同合作完成的。这一刻,真的觉得倍感珍惜。回来的路上一起回顾做灯笼的感悟,遇到困难,不要埋怨,闭上嘴巴,努力行动,最终一定会战胜困难。
作为母亲,今天的一局,让我看到了我的问题。 我们说,孩子就是我们的镜子,是我们的情绪写照。他的格格不入、他的埋怨、他的抗压能力、他的害怕困难、他的发脾气,为什么跟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那么像,原来我就是这个样子。要他成为我想要的样子,我得先努力成为那个模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我常常喜欢对他严格?慢慢地不断喜欢遇到事情去反思经过,去了解探索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是因为可以更加宽容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