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无题,后有料。
做梦便是,从来不知道要做什么梦,睡着了便知道了。
再引申一点,命运也如此,从来不知道该去往何处,走着走着,到老了就知道了。
生命真的变换莫测,因为变换莫测,所以才让人敬畏。但一个人在这世上存在的角色,以及这种角色带给自己的影响,到底会走向何处,中间似乎有诸多的拉扯。
中午吃饭回来,部门有人爆出一句话:父母挣钱不就是给孩子花的吗?周围许多人纷纷赞同。
我则陷入思考,中国人的状态,可能就是一辈子在为子孙谋福。尤其是从结婚之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核心就是家庭的维持。而自己本身便逐渐淡化,成为一个生命的连接器,前面连着父母,后面连着孩子,为了这一支脉长存下去,养料(物质和精神保障)就会源源不断的供给给自己的孩子,而给与父母的却很有限。
所以为人父母之后,意识当中便觉得自己的生命是在无限延伸的,我不止要考虑上一辈和我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孩子以后的发展。
突然就发现自己居然有了这样的自私心理。就像好多父母独守空巢思念儿女,儿女却在家里守着孩子,何其相似。以前我可是断然肯定,我会将父母看得最重,孩子十八岁以后就自由了,就不归我管了。
而现在呢?
想到这,我心跳开始加速,我赶紧掐断脑海中将要一涌而出的结论,我不想改变初衷,我想一直将父母看得最重,我只能以孩子还小,需要我们大人陪在他身边,引导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止的借口,平衡我心里的天平。
这两周,天气都很好,午时的太阳将树影投射得像一幅画。这样的温暖是一年中最让人珍惜的,嘴里说着适合出游,心里想着是搬个小凳子,在家跟父母唠嗑,旁边我儿子在玩耍。
生命一下子变得很简单,就是晒晒太阳,陪着爱着的人。
以前豪言壮语要在外面闯荡一番,为自己而活,无非就是挣到一笔钱,买一些别人没办法也没能力买的东西。而现在,我发现当初能够潇洒的充满森林幻想的日子才是最珍贵的。
生命要走到哪?我希望在梦里、在现实,都有温暖的阳光照着我和我的家人。
写于去年(2016)某一天,具体日期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