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被小区物业感动了。
母亲节参加了物业举办的公众号评论活动,随手发了愚人节送妈妈贺卡里的那段告白,发动了一些好友点赞,没想到就踩线入围了。很快收到物业回复,让我挑选一样价值300元以内的东西,并把购物链接发给他们,他们购买赠送给我。
今天早晨,物业亲自上门送给我礼物。
这种方式深得我心,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给他人所需要的,才是真正的爱。再好的东西,他人不需要的话,终究变成负担。
“我这都是为你好”、“这个对身体好,多吃点”、“我都为你付出所有了,你还想怎样”……这些话,是不是特别熟悉?从小到大,不管是父母或是恋人,总在跟你要着“人情”。可是,他们的一片赤诚之心,真的就是你想要的吗?
不是!我的答案是“不是”!
很多人总是以为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给对方,就是爱。其实,是一种控制和道德绑架。
在亲子关系中,这样的控制屡见不鲜。大人总是喜欢以自己的经验和判定企图主导孩子的人生。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操心到离开人世。也许,你们会反驳,这是牵挂,是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我承认是牵挂,但真的是无私的吗?是把自己的意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吧!
就拿就业和婚姻来说,多少人走着父母铺好的道路?多少人是自愿的?又有多少人感到幸福和快乐?妈妈觉得女孩子弹钢琴跳跳舞挺好,可我偏偏喜欢画画!爸爸觉得回老家考公务员稳定,有面子,可我偏偏觉得北上广才是我的舞台。妈妈觉得30岁再不结婚就老大难了,可我觉得不结婚更洒脱!爸爸觉得这个对象有房有车条件不错,可我就受不了他爱抖腿的习惯!……这时候,“我都是为你好”立马成为父母获胜的筹码,一场道德绑架序幕拉开,你不接受父母的安排,就是不孝,父母为你操碎了心你却不领情。想想,心好累……父母累,我们也好累!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给他人所需要,最想要的呢?
父母怕孩子走了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于是噂噂教诲,软硬兼施。可是,亲爱的爸妈们,在你们那个年代背景下不允许成功的事情,在我们这个年代,说不定就是成功的基石了。所以,为什么不给我们机会,去尝试我们想做的事情呢?哪怕在你们眼里看起来是“胡闹”,也允许我们去尝试下,不管结果怎样,过程中的体验才是真正的财富,说不定结果还是大家所预期的呢!
不爱跳舞的女孩会成为画家;不回老家考公务员的人最终进了咪蒙的公司,年薪500万;放弃爱抖腿的相亲对象,却在餐厅门口遇到高以翔……你们笑我把人生编成了玛丽苏,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行走的玛丽苏,因为拥有选择自由的人比玛丽苏还幸福!自由多么奢侈的东西,我都能拥有,人生还有什么遗憾?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当他放手迈出第一步时,他就有了自己构画人生蓝图的能力和权利了,也许力量薄弱,但给他时间和勇气,他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所以给孩子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其实并不是纵容,而是给他自由,尊重他的想法。待他慢慢成长,你的理解和鼓励就是他人生的沃土,他也会明白给别人想要的,才是最好的爱。他会懂得尊重父母,尊重朋友,尊重爱人,尊重所有人,不强迫别人,不委屈自己!
——致谢一直尊重我选择的父母,不管是求学、工作还是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