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人生
作者认为人的生和死(除自杀)都是被动的,我们糊涂地降生、成长、夭折或老去。但是作者认为在糊里糊涂中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意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
向上文那样不断地发问,可以促使自己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
02.再谈人生—人性
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同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话的精神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色是为了解决发展的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
03.三论人生—本能对比
在对待生物的生存、温饱和发展的本能的态度上,人和动物存在不同,人与人也不会完全一样。有的人确实能够遏制自己的求生本能,表现出一定的良知和一定的恻隐之心。比如古往今来的许多仁人志士,都是这方面的好榜样。
但是人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能够做到,有的人就做不到,像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作者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当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绝无仅有的。
04.评断一本书的好与坏有什么标准呢?
作者认为,略有以下几项,能鼓励人前进,给人以乐观精神,增加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伦理道德水平,给人以力量激励人向困难作斗争,给人以高尚的美感享受。
05.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完满才是人生,对己,可以不烦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06.碎碎念
这本书一共有五章,到这里就完全结束了。绝大多数都是摘抄或拼凑。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内容,只是我文笔有限,表达有限许多内容和感悟写不出来。
就像小时候看电视结局一样,不舍的心情油然而生。读季老的散文,一个字形容就是真,语言“贫瘠”,我还是引用一下钱文忠先生对他的评价;“恩师最大的魅力,就是仿佛无法用堂皇的语言来言说他的魅力。用在恩师身上的形容词,最合适的大概还是纯粹和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