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读的这本书是季羡林老先生的《一生自在》,全书共分五章,分别是
“书卷伴青灯,足以慰平生”——关于读书启蒙的书中自在;
“从容坦荡,心装万物”——关于处世智慧的人间自在;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关于心胸豁达的心境自在;
“见识天地,遇见自己”——关于海外求学的人身自在;
“与其完满,不如自在”——关于了悟人生的生命自在。
第一章观后感
01
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作者写道“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
作者在《我的处女作中》谈到他高中如何开始写一些东西的,并且受到当时老师们的鼓励。然后与笔墨结下不解之缘。
作者在文中提出一个观点写作时注意文章的行文布局,特别是开头和结尾部分。开头要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结尾要留有余味。
其实呢写作还是要讲究一些写作技巧的,比如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会使文章更生动,但是技巧要运用的恰到好处,就需要更深的更深的功夫了,但是前期我觉得一定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02德国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作者耗费很长时间,为了展示自己的文采,在写论文时写了一篇相当长的“导言”,期待被夸赞时,却等来了老师的大篇幅删减。这件事对于当时的作者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第二件是在论文完成以后,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包括所有引用的书籍、报刊和杂志,都要逐一查对,不让它出一点差错。
后来呢,作者发现,德国读者写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在读校样的时候,都是用这种方法来一一仔细核对的。所以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
我感悟就是知识分子做研究非常严谨,我们普通人在工作中也是一样,我们也可以严格要求自己,该严谨环节,仔细认真,不出差错。
03开卷有益
读什么样的书呢?
直接引用作者在书中的建议:自己的专业书当然要读,这不在话下。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也应该“随便翻翻”,知识面越广越好,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否则很容易变成鼠目寸光的人。鼠目寸光不但不利于自己专业的探讨,也不利于生存竞争,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最终为大时代所抛弃。
04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
1、切切实实增加教育经费
2、重视大、中、小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
我也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教育经费离我还比较远,但是第二点感触很深,我们学校之中,尤其是小学可以开设一些我国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的小课程,增加学生的见闻。
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所以增加一些伦理课也很重要,比如敬爱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信友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