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推诿扯皮”

     

        不知不觉间在综合部门呆了三年多,我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刚开始运转很不顺畅,政令警令很不畅通,无论如何催办督办,很多工作落实不下去,也收集不上来,耽误了向上级报送的时限,也因此经常受到批评。后来在单位党委的支持下,我着手推动单位绩效考核,并且自身也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尽量在拟签文件上面不出差错,再加上行得端坐得正,政令警令不畅通的现象慢慢得到转变。时至今日,各种上传下达基本上就顺畅了。

        但是凡事不可能尽善尽美。仍然有极个别单位经常推诿扯皮,对分发到其手上的工作,要么第一时间推脱说不是自己做的,打电话回来纠缠,不愿去落实;要么在三令五申下勉强接受了,也只完成认为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其它的一概不管,放任不良结果的发生;要么全部接受了,但干起来慢慢吞吞,拖到最后时限报上来,回复质量比较差,需要打回去重做;要么干脆没有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被上级批评造成不良影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以上这些,反映了个别科室的管理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该科室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知水平、风气导向、日常教育以及奖罚惩戒等方面,都还是经验主义的,是很粗糙原始的,没有跟上交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属于穿旧鞋走老路。长此以往这样下去,从大的方面来讲,因为时时存在梗阻,综合部门协调成本翻倍增加,对单位整体工作开展带来很大困挠;从小的方面来讲,也不利于该科室的形象和科室人员的成长进步。不过对于后者,这些科室人员是后知后觉的,都不是具备长期主义思维的人,他们还会想那么多?

        我近段时间,常常感受个别科室推诿扯皮带来的烦恼,憋着一肚子火。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着负责催办督办工作的手下,说了不少口不择言甚至是发狠的话,而且是带着怒火说的。这些怒火一方面冲着个别科室的人员,愤怒其不把我放在眼里,甚至隐隐觉得其在挑衅我的权威(我真的有权威吗?)这是最主要的。另一方面也在心里暗暗埋怨自己的手下,催办督办的能力水平不高,常常把矛盾引到我这里,要我去做擦屁股的事,诱发我的不良情绪。

        昨天也是如此,一个小小交通安保工作的梳理汇总,涉及到市局几个部门。文件通知签发到这个科室去,该科室人员的第一反应便是只起草自己的那一部分,别的单位他不负责收集。此乃一项具体的业务工作,也是这个科室的核心业务之一,关键是工作量一点也不大,把这项业务工作顺理成章完成,然后再向分管局领导汇报,让上下左右都满意,是任何一个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做出的理性选择。但是这个科室的负责人及其下属偏偏就不这么做!

          在三令五申反复催促之下,甚至还放出一点点狠话后,才勉勉强强把市局其它单位的材料收集过来了,但最后怎么也不愿意汇总,就这样放任事情不良后果发生。这种情况下没有办法,因为综合部门负责文字材料的同事正在写其它一个大材料,我只好在快下班的时候亲自来对材料进行综合汇总。汇总过程中发现,这些材料撰写水平比较差,废话套话一大摞,上不了市局的汇报台面,也不知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迫不得已吭哧吭哧进行大量修改,一直到晚上7:00才完成,然后又打印出来,上门送到市局分管领导家里,这件事才算最后完成。

        从正常工作履职的角度上来看,别人没有履行好其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我也做了不是应该有我做的事情,这是职责混乱不清的表现。套用人情世故上的一句俗词,这也是“边界感不清晰”的表现。当今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最讲究的就是“边界感”了,体现在工作上便是权责利相一致。那些在工作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并且为达到目的不惜搞出很多花招的人,看似沾到了一点点小便宜,其实是“小聪明吃大亏”,因为直接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崩坏。稍微聪明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喜欢扯皮的人格局不大、素质不高,大多是目光短浅之徒,基本上没有交往的价值,其人生也往往会损失很多机会,要想人生脱颖而出概率并不大!

        而对于综合部门的人来讲,通过以上这些事情的磨砺,也更加懂得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重要性了。只要心中有目标,在难事上磨砺磨砺自己又何妨?

          讯飞语音输入93分钟,全文1620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