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注定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季节。这个季节嘹亮地唱响农人丰收的赞歌,这个季节深情地吟诵人民教师奉献的诗篇。
然而比起这些赞歌和诗篇,对一个语文人而言,更让人心潮澎湃的、有意义、更接地气、更踏实心安的是参加一场阅读与写作的盛会,那就是晋城市初中语文课程建设暨阅读与写作经验交流会。这次交流会由市教研室马何义老师历经一年,宏观构想、扎实推进、稳步实施,由各市县教研员带头引领,由二十位核心成员精心准备,最终在市实验中学成功举办。
我市教研员黄素琴老师发言《守得云开见月明》,像一股诗意的春风在每一位高平语文人的心中播下了一颗渴望成长的种子。黄老师讲述读写教学由“着意插柳”到“巧借东风”再到“红杏枝头”的曲折历程,讲述了对高平语文的深刻思考,并殷切告诫我们:阅读与写作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慢工才能出细活!
两天的学习交流,作为二十五位核心成员之一的我倍感汗颜,又深感荣幸。两天的学习充电,收获的是满满的干货,是具体实用可操作的方法,是每一位核心成员多年来思考、探索、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我从两方面具体来谈谈我的心得:一.收获了什么?二.反思与自省。
一.收获了什么:
1.名著阅读方面:
(1)潜心研读,自我修行。整本书的名著阅读势在必行、不得不读,不光要读,还要精读细读品读。没有老师的读,就没有对学生读得有效引领、点拨和检测;没有老师的读,落实学生的读就是一纸空文、镜花水月。所以老师要读,硬着头皮读,耐下性来读,静心去读,潜心研读,读后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读。
(2)妙法可借,移花接木。高平三中张永刚老师的“阅读五步法”:一导二读三聊四写五展,将阅读任务层层推进、扎实有效;爱物时慧慧、史丽芬老师的班级播报与名著阅读相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齐头并进;河西中学王世宏老师的抓阄领回目,读情节,读人物法灵动活泼;川底中学和淑琴老师精心设计读书卡,促进名著阅读;古矿殷婷老师和学生、家长签署阅读计划,相互监督推动阅读……不会做跟着做,跟着做就有会做的一天,会做了就摸索自己的做法,做出自己的创意。
2.微写作方面:
(1)形式灵动,创建平台。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创建多种平台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获得写作的成就感、荣誉感、保持持续创作的激情。沁水董小云老师成立文学社,创办《云语文》,隆重地为学生颁发会员证;泽州李刚老师利用手机软件发动学生为美图配诗;陵川李丽霞老师把学生作品投稿《作文周刊》、《陵川报社》等;阳城张海蒲老师,为写作设计多种读写综合实践活动。
(2)贴近生活,内容鲜活。河西王世宏老师关于校运会话题的写作设计:运动盛况我来描、运动健将我来夸、运动新闻我来播、运动精神我来讲;沁水王沁华老师引导学生写宿舍生活、课堂学习、日常感悟。
(3)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一步一个脚印,勤奋肯干的工作态度推动写作任务。陵川赵淑敏老师围绕写作唤醒期与生长期进行的点滴工作让我深深汗颜,深感敬佩!
二.反思与自省:
1.凡事只要去做,就有做好的可能,做行动的巨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走出个柳暗花明。
2.办法总比困难多,集思广益,多思考,多与优秀的同仁交流探讨,去碰撞教学的金点子。
3.读书学习是提升自身素质的最佳途径,一路修行做老师,一路修行教语文。
一场阅读与写作的盛会,叩响所有参会语文人思索的心门。未来之路任重道远,既要抬头仰望星空,又要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我们每一个语文人有责任为每一个孩子播下一颗阅读与写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