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的度过一生——仓央嘉措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一念之差便落叶纷纷
天凉了每滴泪都温暖着诸佛
世间事旧得不能再旧了
却依旧落花流水
我天高地阔地看着想着
却不能转过身去——
你穿过世事朝我走来
迈出的每一步都留下了一座空城
这时一支从来世射出的毒箭
命定了我唯一的退路。
登上布达拉宫,他是高原上最大的王,步下布达拉宫,走在八廓街的游廊街道,他是人间最美的情郎。因为内心对爱情的渴盼,和自己的身份有着悖谬的对立,有多少次,他偷偷的走下布达拉宫的台阶,甚至不让轿夫抬着,自己从宫殿的小门钻出来,走进不远处的八廓街,面对他的玛吉阿米,内心的斗争,挣扎,无时不在,他无路可退,只能选择隐藏,向信众隐藏自己情郎的身份,像爱人隐藏自己是王的身份,在内心的隐藏和对立中过完了属于自己的一生,甚至最后的归去方式也成为万千信众心中最大的迷。
如果当时有这样的平行世界,如果允许有多元的生活,或许仓央嘉措的生命会有别样的精彩。
然而,宗教的信仰和人们的猎奇心,不会这么宽容的让这样的平行世界,多元生活存在,于是仓央嘉措的苦苦思索,苦苦思恋,成为人世间最美的情诗的酣畅,想得而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即便是现在,也是不可能。
《绝望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中,以五个主妇为主线,讲述的是家庭邻里之间的故事,电视剧将人与人之间的隐私,秘密掰开了,在主人翁看来是极其想要掩住,盖住甚至恨不得带进坟墓里的秘密,无时无刻不在被揭露出来。整个故事通过一张小纸片为线索展开了演绎,小纸片上写着:
“我知道你所做的一切,这让我觉得很不爽,我要把你所做的一切公布于世。”
就是这样一封非常无厘头非常空洞的信,夺取了本剧女主人翁的性命,谁都有一些“见不得人”的小秘密,一旦看到这样一封信的出现,相信跳出剧情,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如果没有强大的的内心去面对,去寻求帮助,只会被牵着走,第一季第一集女主因为这样的信最后就是饮弹自尽。幸好,在第8季中Bree收到同样的恐吓之后,即便内心恐惧到极点,但仍转被动为主动,主动的化解这场危机。
或许,隐私,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存在。即便是夫妻,也摆脱不了这样的藩篱:
你可曾见过这世间有一对完美的夫妇,真正的灵魂伴侣,没有猜忌愤怒?我倒认识一对,就是结婚蛋糕上的两个小人,因为他们从不需要面对彼此。
你再爱一个人,也不可能将自己完全的向他/她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过去,有多少曾经恩爱的夫妇因为不经意看了一下对方的手机,从此各自天涯。
朋友之间亦是如此,普通的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在人前风光无限的明星更是如此。
有一天,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明星身上有一定的商品属性,我们有权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在很多人看来,明星的隐私其实就是这句话所讲的商品属性,好可怕,人成了商品。其实细想一下,又何尝不是呢,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尤其是电视/网络时代的到来,一位知名艺人,人物的新闻热度要比普通人高出好多倍,这个热度就是卖点呀,恐怕明星们中的大多数还不会抵触这样的热度,反而很是享受这样的热度给自己带来的工作机会。挖他们的新闻,曝光他们的私生活,其实更多的是满足“消费者”的猎奇心,这里的消费者就是新闻热度的直接创造者,当曾经被“万人黑”的“狗仔队”开始走到了镜头的前端,走到了阳光下,开始光明正大的利用商品市场的规律和属性标榜自己工作合法性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样“专业”的狗仔队是在较好的利用明星身上的一定的商品属性,还是披着羊皮的狼外婆,高举着“维护公民知情权”的口号去将“明星”这样整个人当成在一个自己笔下或者镜头下的商品在为自己谋求利益,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明白了。
在商业社会中,这样的情况很好解释,其实就是信息资源的相互交换,隐私=资源,这个资源对名人本人来讲是知名度的提升或者受损,对挖掘这项新闻的媒体人来说就是名与利的入项,尤其是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里,隐私空间就像稀有动物一样越加的稀少了。
然而,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讲,个人的隐私没有那么大的商业价值,但是一个人的隐私是不是符合道德伦理,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才是最大的考量,想想看,你的朋友圈设置了多少个群组,标示了多少标签?认为这样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着自己的隐私,一条朋友圈信息想让谁看,不想让谁看,统统一键设置。个人觉得这是微信做的比较人性的地方,至少给人一个比较隐秘的个人空间。然而,刀有两面,越是锋利,杀伤性可能就越大,如果朋友你真有出格的事情瞒着一个人,我想在这个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里,不像古时候一封书信就是三五个月的缓慢的传播速度,出格的事情肯定会曝光,或早或晚。
一个人究竟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可以巧妙的安然度过一生?
朋友,你觉得呢?
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