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好人恶人不误人)

【摘抄】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题解

在孔子看来,只有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才是最公正的,这样的人没有私心,因为大公无私,所以能够真正的知道好恶,因而会有正确的爱和恨。而不仁之人心存私利,其所好者往往未必是善的,而其所恶者未必是恶的,不能真正做到好善恶恶。

注释

1.好:爱好

2.恶:厌恶。

译文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我的感想】

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非暴力沟通》书中说“在道德和不道德之外有片田野”,我理解为人不该有道德和不道德之分。看到这样一句话,思维有点不转弯。听了《樊登讲论语》,自己串联了一下。

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只是因为人的内在好和恶,不是因为自己的私利,不是因外物而好而恶,并且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好恶来影响自己的决策(比如领导面对下属,是因材而用,并不会因为讨厌谁便给谁穿小鞋)。继而仁者会因为自己的仁心,影响“恶”人,使之转向。非暴力沟通就是在消除自己情绪后,用一颗仁者心倾听,用一颗仁者心体会感受,用一颗仁者心表达请求,在请求被拒绝后,依然会继续体会感受,表达感受,而不是把请求变要求。

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却不误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