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人生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它让我们进入角色,让生活变得不一样,觉得写的很好,仔细体味确实是这样。
拿自己来说,感觉这几年的生活变得平淡无奇,除了因为结婚生子无暇分身之外,我觉得也是仪式感的逐步丧失。比如以前自己过生日会有礼物、聚餐,如今早已忽视,以前特殊的节假日都会有安排,如今也逐步沦陷,久而久之就会感觉生活日复一日,一尘不变,每天都一样。
这样时间久了就会感觉生活不过如此,像水平线一样乏味,没有波动起伏、不同和新鲜感,对婚姻、家庭、孩子的那份热情也会逐渐减弱,而且会变得越来越懒,懒得折腾、懒得行动、懒得变化,这样十分不利于调动自己的情绪,会降低幸福指数。
柴米油盐的世俗,多半是一个今天跟着一个明天,反反复复,没有太多起伏和变化。我们需要一定的仪式感,让日常变得不那么一样。
是的,我们需要给自己一点仪式感,让生活变得不一样,让生活有期待,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变化。
比如昨晚跑到滨江去看了一场电影,一开始我是懒得动的,大老远的,不就是看电影嘛,在哪里不能看,后面想想,这简直是变老的迹象啊,不愿挪动。每晚都是溜娃睡觉玩手机的节奏,适当打破一下有何不可?看了电影,感觉不错呀,3D画面清晰身临其境,景色梦幻美丽,温馨搞笑,还有智慧勇敢。回家路上还顺便看了钱江两岸的灯光秀。
养育孩子也一样,需要给小朋友一些仪式感,让他们有不一样的回忆,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比如百日照、周岁照,不拍也就这样过了,正式的拍了,日后翻出来看,总有不一样的回味。还有很多,这点自己确实做得还不到位,习惯性忽视很多重要场景或节日,觉得没必要,现在想来,以后应该给宝宝一些成长路上的仪式感。
还有家庭婚姻都一样,需要经营,仪式感让生活增加一点不同色彩,让仪式感来唤醒个人内心沉睡的一些情绪,自发调整自己,更加敬畏和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