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班机飞昆明,正点落地。飞机上一直在睡,到了酒店还是觉得困。这些天白天做事,夜里看球,睡眠严重不足,只要放松下来,感觉随时都能睡着。在昆明洲际酒店吃了一碗过桥米线后,赶紧回到房间睡一会儿。
过桥米线的配料。吃饭时已经两点了,简单吃碗米线最合适。这有点北方人常说的“送行饺子接封面”意思,米线在云南比面条普及,形状也差不多,就当面条吃了吧。不过配料里有菌子和海鲜,因此这碗米线也就有了山珍海味过桥米线的名字。
洲际酒店的过桥米线用的是清汤,味道不错。现在人肚子里都不缺油水,浓汤的过桥米线吃起来感觉油腻,倒是清汤的爽一些。
炒了一个牛肝菌佐餐
腌黄瓜被叫做恐龙蛋,据说还挺受欢迎。配过桥米线很合适。上海帅大厨和我讲过很久了,这是我第一次吃到。
约了四点半喝茶,在那个时候醒了,但依然感觉困。喝了一泡生普一泡滇红,算是缓过神来了。六点半去吃晚饭,大厨做了一些滇菜研究会研制的以云南山珍为主的菜品,一餐吃下来很舒服,味道好没负担,轻油简烹,食材真味有着很好的表现。老天给了云南太多上佳食材,做出天然味道也许就是对这些山珍最好的尊重。
今晚的菜单
牛肝菌刺身
吃到脆爽鲜嫩的过桥松茸
肥润丰腴的牛肉
无比鲜甜的鸡枞
配了建水豆腐和糖梨的银鳕鱼
菌香锅巴饭
昨天米其林发布了广州的榜单遭到了很多人吐槽,觉得榜单上的餐厅不能完整反映广州美食水准,甚至有的餐厅已经停业了有的餐厅还在试营业也被米其林选中了。这样硬伤的出现,多少说明米其林广州的推出有些仓促,工作上有不小的疏漏。但这些不是我想说的,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纵观米其林对中式餐饮的评价,多少有些保守,对中式传统烹饪采取轻视的态度,而且基本上以粤菜为标准,缺乏对中国饮食丰富性的了解。我觉得这是一个中肯的评价,说到了米其林这个外来评价体系在中国遇到的困境。
就我对米其林餐厅的体会,一般来说三星餐厅基本上是不挣钱的,三星是个名誉,是高级餐食的标杆。餐厅和厨师利用这种名誉以别的方式方法挣钱。一星餐厅基本上是可以挣钱的,是那种菜品稳定、味道好、人气旺的餐厅,广州这次几家一星餐厅大致都有这样特点,玉堂春暖如此,惠食佳如此,炳胜也是这样。这些餐厅出品稳定,不会刻意创新,把几样招牌菜做好做精,按照米其林国际通用的五项标准来看(1. 食材品质;2. 准备食物的技巧和口味的融合;3. 厨师的创意与个性;4. 烹饪水准的一致性;5. 是否物有所值)广州入选的几家餐厅至少符合其中的三、四项,而没有完全符合这五条标准的。这些餐厅做的是生意,是商业的要求,不是那种为名誉和标杆而存在的餐厅。任何一家人声鼎沸、人流熙攘的餐厅可以入选米其林二星三星的。你可以高冷的严格控制就餐人数,你可以把预订的门槛设的很高,但是你很难让自己的餐厅营业面积超过1000平方,很难让自己的餐厅同时接待300个客人。在市民气氛浓重的广州,没有这样餐厅的生存空间,倒是玉堂春暖,炳胜,惠食佳,宏图府这样的可以茁壮成长的。
附上这个链接,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极好。
口腹闲谈丨米其林歧视传统中式烹饪么?
https://mp.weixin.qq.com/s/H_pzSnrvJhgerNak0R44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