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除 夕
腊月三十日下午,家家户户男子就忙着张贴门神、对联、贴五神(灶君、天地神、土地神、牛马王、龙王)、供奉祖宗神位,并黻供焚香。主妇包饺子,做年夜饭的各种准备工作。
贴门神
门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作为道教和汉族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汉族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汉族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乾人贴的门神一般是秦琼、尉迟恭(敬德),是门神中的武门神,大约元代以后,才祀之为门神,然二人确为唐人。
相传唐太宗身体不太好,寝宫门外有恶鬼耶魅号叫,六院三宫,夜无宁日。于是太宗将全部情况告诉众大臣,秦叔宝上奏说:“臣平生杀人如摧枯,积尸如聚蚁,何惧小鬼乎!愿同敬德戎装以伺。”太宗准奏,夜晚让二人立于宫门两侧,一夜果然平安无事。太宗嘉奖二人后,觉得整夜让二人守于宫门,实在辛苦,于是命画工画二人像,全装怒发,手执玉斧,腰带鞭练弓箭,一如平时,悬挂在两扇宫门上,从此耶祟得以平息。直到元代人们才沿袭这种做法,奉二人为门神。
《祭门神》:清早起,念真经,家宅六神你细听:门里门外你知晓,门神替我操大心。
贴五神
乾地的风俗。五神:灶君、天地神、土地神、牛马王、龙王。民间信仰神灵众多,如门神、财神、灶神、天地神、土地神、牛马神等等。这些一般是在过年的时候张贴的,有张贴在门户和居室以外的,如门神、天地神、土地神等;也有很多是张贴在居室之中的,包括灶神一类。张贴祭祀类年画是有固定的龛位和相应的位置的,而且在张贴时间上也是有规矩的。很多祭祀类年画在年节过后是要烧掉的,表达了人民群众祈求平安吉祥的心愿,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贴五神时,一般都是有妇女完成,张贴完焚香燃烛时,一般都念念有词。现在摘录几首附下:
《祭土地神》:土地老人本姓韩,你把凶神往出赶:踏动墙土你甭管,一家大小都平安。
《祭仓神》:仓神老儿你姓邓,手里拿的盘子秤;你把老鼠拴绑紧,甭到家里打洞洞。
《祭井龙王》:天皇皇,地皇皇,一家老小敬龙王:龙王爷本娃净,你把水儿来管清。
贴对联
春联也叫对联、春贴、对子,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也叫“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据说春联来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桃符”。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古人认为,桃木可以避邪,用桃木制成长条状木板(也有做成剑状的,称为桃木剑),谓之桃符,过年时,人们在桃符上题词,称为题桃符。所题内容不过是一些压邪话和符咒,比如“姜太公在此,百无忌禁”或“有令在此,诸恶远避” 或是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等,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此后,过年时有写联语的,有挂桃符的,还有贴门神的。到宋代时,对联的概念还没有出现,题桃符开始流行起来。据说苏东坡访王文甫,就曾赠他一副“门大要容千骑人,堂深不觉百男欢”的对联。王安石有《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1368年,明太祖居金陵(南京)时,除夕之夜,令公卿士庶之家都贴春联,过年时还曾亲自微服出行,逐门观看,以为乐趣,并乘兴亲笔题联。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从此,春联普遍盛行起来。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过了春节春联也不随便揭下来,而且贴得越牢越好,最好能够保持一年,来年春节前再贴春联的时候,贴在旧春联的上面。对联的上下联很难区分,经常有人搞混,留下笑柄。正确的格式应该是,当你面对门的时候,右边是上联,以仄声字结尾。也就是说最后一个字为第三、四声的,左边是下联,以平声结尾。也就是说最后一个字为第一、二声的。因为当中国文字竖着写的时候,应该从右向左读。但是春联的横批是从左向右写的,这也是当代阅读规矩使然。
对联的纸张一般为红色,内容多为期盼来年吉庆。但是家中如果有亲人,三周未过,则对联不能红色纸张,应用黄色纸张,内容也一般为望云思亲。
祭祖:贴好了对联就该请祖宗了,家族中只有长子的家里才能供奉着祖宗牌位。有些家族也有老影(历代祖宗的画像)。年三十的下午,将老影(祖宗牌位)取出清理干净,挂(放)在正堂主要位置,摆上香火案子,等待祖宗请回来后供奉于此。前去请祖宗的人,也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家庭的男丁,带着香火,步行到了祖宗的坟地前,先跪拜烧香烧纸,摆上些小供品,再告诉祖宗“过年了,请祖宗回家过年”。祖宗请回来后,全家老小统一烧香祭拜。家里每次开饭前,都要先给祖宗盛一碗,备好筷子供于案前。本来有请就有送,现在都简化了,正月初一过了以后,有人就直接收拾了祖宗牌位,撤了香火案子。
放爆仗
放炮仗是除夕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程序,这放炮仗也是有一定的的由来。
传说“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野兽,每到腊月最后一天,出来掠食噬人,威胁人类生命的安全。人们只好杀猪宰羊来敬“年”,以求得平安。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们没法只好关上大门,爬到竹楼上去躲着。“年”从这家走到那家,到处转来转去找东西吃。它见到处空空荡荡的一无所得,不由气得发疯嚎叫。这时,邻近一家的竹楼失火了,火势很大,烧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乱响。“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逃回森林去了。 躲在楼上的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这一天,便去砍许多竹子来烧,竹子“劈劈啪啪”一爆响,“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拍鲜红的颜色,于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的两边,这就是批符。以后发明了鞭炮和纸,鞭炮就代替了爆竹,红对联代替了批符。
最初的燃放炮仗,也就是一种庆贺之意,多少随意,到后来渐渐成了炫富的一种手段,炮仗越来越大,形式越来越新异。尤其是前二三十年,过了小年就有人开始燃放鞭炮,除夕夜更是通宵达旦,此起彼伏,声震如雷,响彻云霄。近年来,随着勤俭治国理念的兴起,此风才有所收敛。
吃团圆饭
乾县的年夜饭,一般以直系家族为单位,父母亲健在的,在父母家;父母去世的,在长兄家团聚。天快黑的时候,所有的儿孙都会想聚会地点集合。过去的时候,手里都会拿一些东西,或者是烟酒,或者是菜蔬、水果、糕点,为的是一个团圆,不是谁家置办不起这些东西。一大家子的团聚结束后,有些还在家里也以家为单位在举行家庭聚会。
团圆饭,一般都有凉菜、热菜。先是凉菜,后是热菜。一般是男的坐在一起,女的们挤在一起,弟兄们坐在一起喝酒,妯娌们坐在一起聊家常。孩子们有的随父亲,大多数是和母亲在一起,和父亲在一起的,往往是源于爷爷奶奶的厚爱。他们对于吃饭时没有多少兴趣的,他们在意的是压岁钱。所以老人有时候不带饭吃完就把压岁钱发了,让他们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原来,孙辈们在吃团圆饭的时候都要给爷爷奶娘磕头的,现在都已经简化了。为什么要发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而放几枚铜钱在身旁,小妖就会被吓跑,又因为“岁”与“祟”谐音,所以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不敢怎样,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都是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守夜
除夕一般都要“守夜”,男女老少都不能睡觉,通院灯火辉煌。其由来和放炮仗、贴对联几乎都差不多。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80年代,随着电视机普及,传统的守夜习俗变为欣赏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因为正月初一忌扫地、倒垃圾,所以家里的老人、妇女都会在除夕夜打扫好卫生,叮嘱好孩子要尽量的保持卫生。
乾州蕞娃(刘立军,关中平原、女皇脚下、城乡结合部的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热爱教育事业中年男子。性木讷,爱文学,常著文章以自娱。俯仰天地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我心)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