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真实有效吗?
科学家们最初假定:安慰剂对低智商人群更容易产生效果。但后来研究表明,只要条件适合,几乎每个人都会对安慰剂产生反应,即使是医生或者科学家也都会因此而受益。而且,安慰剂不仅对心理疾病有用,对于大量生理类疾病,包括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也有实际作用。从血压、胆固醇、病灶区域等科学的可视化手段能真实观测得到的数据来看,它不仅改变了人的感官,同时还改变了机体的生化系统。
哈佛大学医学院和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实验:请志愿者把前臂放在一块逐渐升温的加热板上,当无法忍受热度时,手动停止升温。随后,研究人员在志愿者被烫的部位涂抹了安慰剂。第一组志愿者不知道是安慰剂;第二组志愿者被告知是安慰剂,并且会听研究人员讲解15分钟有关安慰剂效应的知识;第三组志愿者只是看到包装上写着“安慰剂”字样,没有听研究人员讲解。结果表明,前两组志愿者用药后疼痛感和不适感明显减轻,第三组志愿者用药后疼痛感和不适感却明显加重。实验结果证明,单纯知道是安慰剂却不了解背后的原理时,安慰剂不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而知道是安慰剂并了解安慰剂背后的原理时,安慰剂可以产生作用。
可见,安慰剂效应并非自欺欺人。关于安慰剂效应的原理,共有三种解释。普遍认为安慰剂效应源于积极的心理暗示。很多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认为他们正在接受真正的治疗,他们相信治疗必然有效,所以他们的病情在自我暗示下慢慢好转。此外,也有专家认为安慰剂效应源于条件反射。当我们习惯了用包着白色糖衣的药片治病,即使我们吃的是包着糖衣的糖片,也可能会习惯性地感到好转。第三种解释认为安慰剂效应源于患者感受到了情感支持。白衣天使的形象代表康复,因此当我们感受到被关怀时,就会刺激身体产生生理反应。有时候求助医生,仅仅是因为我们从心底相信医生可以帮组我们解决病痛,所以有时候医生还没有开始治疗,我们就会感到症状缓解。
在妄图用药物和手术来解决所有问题的时代,人类忽视了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自愈力。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哈拉尔德·豪森在研究中发现,自愈是生命体在遭遇侵害或出现变异等情况下,维持个体存活的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他甚至认为,医学的存在恰恰是为了辅助机体的自愈。安慰剂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人体内存在一种自我疗愈的力量,只要我们相信自己身体里确实存在自愈的力量,并用科学的办法调动这股力量,就能让身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