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争执:比如对于网上“得了麦粒肿,在手指上绑根红线就能好”的说法,有人觉得这个方法特别有效,有人却认为是伪科学。
但其实这种争论本身就毫无意义,因为这里涉及到两个知识点,你必须知道:第一,人体的自愈能力。麦粒肿、水痘等都属于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就能痊愈。第二,安慰剂效应。今天看到的这本书,就为我们揭秘,安慰剂真正的作用——《安慰剂效应》,作者: [美] 莉萨·兰金。
提到安慰剂,你可能想问“它到底能不能治病”,这本书的答案是肯定的。作者并非不相信医学,相反,她就是一名临床医生。正是在工作中发现了大量自愈的病例,挑战了原有的认知,她才去研究安慰剂的作用。过去我们也知道安慰剂的作用,但往往认为它起作用的范围只是个别绝症,而且作用微弱。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能夸大了药物治疗的作用,而低估了安慰剂的效果。安慰剂效应的作用,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
书中有个让人大跌眼镜的例子——“乳房内动脉结扎”手术,过去被认为是治疗心绞痛的标准疗法。但实验发现,71%接受假手术的患者有明显好转,而真正接受这项手术的好转率只有67%。这说明手术本身用处不大,是安慰剂效应让患者病情得到好转。
是不是一定要病人不知情,安慰剂才有效呢?答案是否定的。研究人员为三组手臂被同等烫伤的实验者,涂抹安慰剂。第一组志愿者不被告知是安慰剂,第二组被告知是安慰剂,同时被告知安慰剂效应的知识,第三组只看到包装上“安慰剂”的字样。结果表明,前两组志愿者疼痛感明显减轻,第三组明显加重。
这说明:即便知道是安慰剂也无妨,只要明白安慰剂背后的原理,就能缓解病情。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身体一不舒服,就去上网搜索,搜索完甚至怀疑自己得了“绝症”。千万不要这么做。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反安慰剂效应”——负面的心理暗示,会进入潜意识,影响健康。研究证明,79%的医学生会表现出他们所研究疾病的症状,原因就是在接触大量同类病人后,会觉得自己也有类似的症状,最后往往就“如愿以偿”。这也提醒我们:对待健康,要时常保有“我很好”的想法,不要自己吓自己,被负面观念影响。即使家庭有遗传病史,也不要总想着自己早晚会患病,更不要随便对别人说“你这么胖会得糖尿病”这样的话。
作者还指出,冥想是很好的疗愈方式。如果不幸患病,除了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之外,不妨多去想象自己健康的样子,越具体越好,比如自己大口吃美食、和家人旅游的场景,让“我很健康”的信息进入潜意识。对健康的人来说,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倾听自己身体传达的“信号”。身体是“内心指示灯”,会告诉我们它需要的一切。举个例子,如果你吸烟,连续长时间咳嗽就是身体在提醒你“该戒烟了”。等到身体罢工才正视问题,可能就已经晚了。
不仅是医学,安慰剂效应也能被用到其他社会领域。如果你是一名老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对自己的信任,给他们一些鼓励。比如“虽然这道题没做出来,但你的思路很正确”,这样的“安慰”会激励学生变得更好。在一些突发事件面前,虽然我们往往束手无策,但不断更新的最新进展、实时播报的具体数据,也会起到安慰剂的作用。因为这些信息传达出一种“事情在掌控之中”的感觉,从而增强人们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