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头条,一个11岁的江西小男孩因为作业做不完,跳楼自杀了,遗书写着说自己很笨很没用,对不起大家。这类学生不堪学业重负自杀的新闻不绝于耳,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看评论区有责怪说现在孩子是温室长大,心理素质差的,也有人说是学业太重的,也有责怪家长没有照顾孩子情绪的。但我认为事情发生都是由很多不同因素一起作用促成的,所有责怪其实都是偏见。但有些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的观念的确值得探讨。
我爸在我小时候经常和我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一次,我跟他说我的偶像是郭富城,我喜欢听他的歌。我爸却很有气势地跟我说:“我才是你的偶像,看我克服多少难关才有今天的成就,我还给你饭吃……” 所以,之后我不敢在他面前提我喜欢什么了。我确实也很听话,也很努力,特别能吃苦,学业也算不错,但心理压力很大,以前年纪轻轻就长期失眠,身体不太好。
我最近在上一位画师的网课,前几天文章里有说过。他除了教我们画画之外,还常提及到他父亲。他说他从小喜欢美术,语数英那些并不擅长,常常在学校被老师们批评为差生,说他不好好读书,将来没出息。他说他很感激他父亲和一位小学老师,他们两人私地下都很理解他,并且鼓励他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画画。学校里的所有批评他父亲都帮他挡了下来,表面应付着老师们的“苦口婆心”“用心良苦”,背地里却不以为然。现在,赵老师算有些知名度,自己美术工作室生意很不错,出的限量版画集也有人炒,央视还有很多大品牌都有和他合作设计宣传资料。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观念,小孩就要多吃苦,多长本事,以后好在社会生存,出人头地。但往往很多这些被逼的小孩以后都很平庸,随波逐流,学校里学的知识考完试都还给老师,被逼练的才艺除了能装装门面也没有太多用处。因为这些他们只是在应付却并不喜欢,一切努力都只是“苦中苦”。
我想说的是让你小孩随大流去吃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算被你逼到能上清华北大他还是会一事无成。最好的教育是让你小孩先去热爱,发现学习的乐趣,他自然会去吃那个“苦”(在他眼中是“乐”)。
不过,我看最近人大的提案也越来越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了。让孩子们小小年纪背负上那么大精神压力,拔苗助长,脑子是涨知识了,但心理和身体却坏了,要不得。但集体意识的改变是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的。
所以,教育孩子先热爱再吃苦,让他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努力,这样才有意义,不然“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降大任于斯人,先苦其心志……”“年轻苦,长大甜”,这些话就不过是鸡血疗法,注定没好结果。我常劝那些喜欢给自己和别人施压的人说,打鸡血只能冲一时,是走不远的,真正的好事都只能是顺心而为,顺其自然的结果,因为这样才能胜不骄、败不馁,继续做自己本来就想做又该做的事情,从而可持续发展。
因为热爱,吃苦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不然,吃苦只是压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这句话过时了,应该说因为什么有了动力,所以才不怕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