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工作的小熊老师,每次周末回家都会背着学生的作业或试卷,坐火车时,甚至外出游玩的睡前,见缝插针地改一会。天道酬勤,一个学期过去,她当班主任的班从接手时的25名到22名再到19名(前八个班是私立制高分班客观说不具有可比性)。
说起名次,其实做老师比做学生还苦,一辈子都得为它焦头烂额。要做到公平公正也几乎不可能。我几次教重点班(也可以叫实验班提高班a班等换汤不换药)的时候,多数一共才两三个班,自然稳居前三名;而教普通班的时候,就需要灰头土脸一次次面对名次的无情打击,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苦苦煎熬三年,才有可能(只是可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最难忘的是下图中富源一中2002届148、149班,正处于最在意名次的年纪,也刚完成了一届三年各种考皆前三名的128、129班(重点班),现在却是两个班(普通班)高一结束县统测都倒数,气得歇斯底里,还和同事吵了一架。
疯狂的考试啊!
最后一届也特别难忘,麒麟高中2018届高15班,高一高二几乎次次各种考试倒数,百般反省、改革无起色沮丧得我简直怀疑人生。也多次险些被学生辈的年级主任面谈问责(幸亏名次虽倒数但分数差距微小)。身为一名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江湖,表情上自然可以淡定,可以看起来云淡风轻的样子,但内心丝毫不在意名次,怕是没人可以做到。
这种折磨从高一持续到高考,总算高考考了个第三名(图四)。这是此班整个高中考试中最好的一次,也是一锤定音的一次。
后怕啊,吓得我不敢再上课了。这次还侥幸高考个第三,实现了一生十二届高考,高考都得前三名,再上,难说就晚节不保。还是圆满收官吧!
从此就做个教辅人员。坐坐办公室,还略等于公务员呢。
能在有生之年多体验几种生命方式,让生活状态更丰满一些,何尝不是好事!
但不上课,看似清闲,其实也未必安逸。以前只有你高门大嗓吆喝学生做事的,现在却得竖直耳朵听凭领导使唤。开会时,还要弯着僵硬的老腰,曲下不灵活的脖颈,满脸笑容,给年轻人们添个茶倒个水。这个年纪的人开始学做这事,不只我,每个老教师初时都不习惯。但是能换过来我们坐着,领导添茶倒水么?
也才发现,曾经做老师是多么威风凛凛,想训斥谁,就训斥谁——当然都是学生啦——少数也敢训斥家长。
客观地说,在我体验做教辅工作后,才知道作为一线教师是多么有尊严的一份工作,也才更深刻地反省当代教育改革理应对教师素质做更高要求。只有更聪慧的教师不断进入这个行业,才有可能使这个行业不至于日益僵化下去,陷入死循环。
就说这万恶的名次吧,不说它确实使得寒门尚有机会可以改变身份,事实上就算同一层次人才,机会也有限啊!考试总比抓阄像个样子。
更何况,难道我们不考试,人与人就没有差别,就消灭名次了吗?
名次是消灭不了的客观存在。
但更聪慧的教师,或许能获得更多教育的先进方式与话语权,从而能使师生们在求取名次的过程中享用更好的润滑剂,让学习过程更愉快些,让学习成果更有效些。
我教一辈子书,因为名次获得内心的成就感,而决定不教书,也是在充分评估自己驾驭名次的能力之后。
为了捍卫一名教师的荣誉,我自愿给教书生涯画上句号。
对于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生来说,名次从个人心理的角度成就了我,也打败了我。我不敢再承担名次,成为名次的逃兵。
当然能够成功出逃也需有个前提(大城市恐怕会不行),在我们这样的小城市,练就十八般武艺,摩拳擦掌等机会的年轻人多了去了!你走,欢送!
回想自己青年时在校园里偶像般的存在,我也认为面对年少的学生,还是潮气蓬勃的教师更具人生状态的影响力。
中老年教师会更有教育教学经验,但不一定是好事。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话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为你懂得学生的苦,懂得生命的真相,你就会心生悲悯,你会情不自禁以更宽容的姿态对待学生的成长,这就对考试的名次很不利。
但你也懂得社会啊!你知道社会对学生的选拔是根据名次的。
这种冲突不仅是我,相信也是很多成熟教师内心的纠结。也一定会有不少人最后做出了与我类似的选择。
人生是一个过程,努力的意义其实更多在于当下。你努力了,你无愧于心,你的学生因你命运获得改善,你也可能因此被评了优,晋了级,加了工资,这就足够了。至于年老之后单位善待你把你供着也好,令你添茶倒水扣你工资也好,那只是小时空里的事。从社会来看,承诺给你的退休金,一定能拿到的,这也就是社会给予我们努力工作后的回报,我对此深信不疑。
所以,作为一名已然被时间的浪涛滚滚淘沙的过气老教师,我欣喜着女儿名次的提升,热情昂扬地鼓励她努力付出,去获取更好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