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芦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初冬时节,朋友圈被银杏叶和红枫持续刷屏之后,最近,看到很多人开始晒芦苇。

也难怪啦,我的老家在安新,县城就在白洋淀边,很多同学同事朋友都是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芦苇,作为白洋淀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甚至很多同学都是白洋淀纯水乡人,从小就是在芦苇荡里长大的。

即使不是纯水乡人,居住在县城,离白洋淀景区也是咫尺之遥,小城里很多人晨练夜跑都会去白洋淀码头,沿着千里长堤,绵延数十里,这个季节,目之所及,满眼都是金黄的芦苇没错啦!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芦苇的源起,可以追溯到《诗经》,那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就是芦苇了。而白露,既指节气白露过后,也指芦苇花上结霜的露水。

芦苇是禾本科芦苇属植物,茎秆直立,植株高大,最高可长到七八米,迎风摇曳,野趣横生。自古文人墨客描绘夸赞芦苇的句子很多,“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说得是它婀娜多姿的姿态,和野趣横生的妙趣吧。

童年的记忆中,就在我家东边就有一片河塘。春天一到,寒意褪去冰河解冻,温暖的风一吹,池塘里不知什么时候吱扭扭钻出几支嫩绿的芦笋,再过几天,抽出一两片叶子,尖尖的。长到四五片叶子的时候,叶片已经寸把宽,我和小伙伴们便摘下最宽大的叶子,卷起来做成芦笛,那一声声拉着长音的“嘟、嘟”声,伴随着我的整个童年时光。

在物质匮乏没有动画片、没有布娃娃的年代,一根芦苇也可以变成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玩具。爷爷便是这样的魔术师。一根粗壮的芦苇在他手里,横竖比量几下,折过来、弯过去,三下五除二,一把小“手枪”就做成了,后来我们自己也学会了,几乎人手一把,一见面就互相扫射。

夏天,芦苇长高了,翠绿的一片,蜻蜓蝴蝶飞舞。晚饭后,苇塘边的空地上铺一面席子,大人们摇着扇子出来乘凉,小孩子们围着池塘疯跑。如果赶上下雨天,雨停过后,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绵延不绝,晚上关了窗户都吵得睡不着。

芦苇青青,蛙声一片,夜晚伴着蛙声入眠,现在成了一种渴望,当时怎么一点没觉得浪漫呢?

池塘后来填平了,盖了房子。池塘,芦苇,芦笛,蛙鸣,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那片记忆中长满芦苇的小池塘,成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深秋时节,芦花盛开。像极了一幅朦胧的油画,从河堤上望去,芦花远远近近,层层叠叠,芦絮飞舞,芦浪翻滚。

乘上一艘小木船,穿过密布的水网与茂盛的芦苇,穿过空中随处飘飞的芦花,嘎吱嘎吱船桨声打破大片宁静,湖光水色美景,浮萍漂浮水面,鸟儿矗立其间,白云深藏落日,水面倒映人儿,加上芦苇那梦幻般的场景,小船像一尾鱼儿,似乎能游到天上。

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远离喧嚣,再多的烦恼也会随风散去,留下的只有那份静谧安然。

如果你觉得芦苇只会飞絮漫舞,那就错了。其实芦苇浑身都是宝,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可用于造纸。古人用未开花的芦苇做成扫把,满足生活所需。芦茎既可以做成精美的工艺品,又可以编席子,做苇帘。我们县城以杨炳军为代表的白洋淀芦苇画,早已名声大噪,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门派,堪称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我小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用芦苇编织席子。著名作家孙犁先生的《荷花淀》对白洋淀织席子有非常细腻的描写: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织席,是白洋淀家乡的女人们人人都会的手艺。被作家描绘的浪漫诗意。而实际上,我小时候奶奶妈妈都会织席,织一片席子七八块钱,熟练工窝在冰凉的地上一整天,腿脚麻木,手脚冰凉,也最多织两片,卖十几块钱。织席人的手长期被扎的一道道血口子,缠着胶布,就是谋生手段罢了,哪有什么诗意可言?

图片发自简书App

3、

前几日带丫头逛商场,在琳琅满目花花绿绿的商品之中,远远看到一团白色云雾弥漫眼前,走近,原来是一家敞开式小花店。那白色的正是花艺师插在花瓶里的一大束芦苇花。在一簇簇红的黄的粉的玫瑰百合丛中格外独特,醒目。

芦苇多少钱?

5元一支。

哇,还挺贵。再翻出同学刚拍的白洋淀满池芦苇的照片,这不就是一张张飞扬着的人民币嘛!

其实,一向对花艺行业比较感兴趣的我,早就知道,棉花、芦苇等农作物很早就已经变身成为花艺届的新宠了。

折下几支芦苇,简洁的花器中随意插上几支,就是一片温柔的心情。毛绒绒的花絮哪里还有秋的忧郁,反倒从心底升起一种柔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4、

正好,我高中语文老师刚刚发表了一首诗歌作品《守望》。仔细读,便能体会到作者以物寄情,对家乡白洋淀那份深沉的眷恋。

节选几个小节,作为此篇小文的结束语。

“抽尖拔节,唤醒四季的轮回/我酥软了冰封的世界

筛风弄月,尽享造化的洗礼/我化身为翠绿的天堂

迎风而舞,秀出渔姑的曼妙/我演绎出散逸的风韵

金衣银质,经受玉手的梳理/我成就了质朴的愿望

我是一株穿越时空的芦苇/我的家在河岸、沼泽、池塘

我的身卑微、孱弱/我的心嬗变成生生不息的刚强

……

别看芦苇们那么普通,正如思想家帕斯卡尔所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

那么,那芦苇荡里的一棵棵随风飘舞的芦苇,就像是我们芸芸众生吧,虽然普通平凡,却有着独特的个性。可以柔弱渺小,默默无闻,只要有一个舞台,亦可以鹤立鸡群,大放异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内容简介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负...
    寂寞找煙抽阅读 4,550评论 0 1
  • 白洋淀没去过,采蒲台的苇,也只是在作家孙犁的优美细腻的篇章里,欣赏过。但那在文字里流淌的荷花荡,在那荷花荡、采蒲台...
    周世恩阅读 678评论 1 8
  • 芦花在村头,也在高处。 很少有一支独处,要有就是一片。越稠密越长得旺盛,挤挤挨挨高直对天,长出一丛丛蓬勃的自我来。...
    八里山人程远河阅读 594评论 3 5
  • 回到从小长大的家乡,多了很多新平房、新马路,但更多的是荒凉的野草、破败的瓦房,突然感觉梦里温暖的家乡变得那么陌生。...
    风的色彩_4e39阅读 23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