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他,几乎人尽皆知他的《背影》,似乎他的文字里天生就贮满一层诗意。
可是,却很少人探究他的才情是如何累积的。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评价他:“就语文教学方面来说,他真是个全才。”那么这位全才究竟是谁呢?
没错,他就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今天我们着重要了解他对国文的独到见解。
这本书的名字叫《拆开来说》,全书围绕如何学习国文展开,对学习国文三个方面进行了拆解。通过系统的学习,读者可以“做自己的人”。
1 知识与技能
语言学界泰斗吕叔湘先生曾说:“国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在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试问如果国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都不会,怎么谈得上创造呢?
要创造,就要大量的读与写。关于读,先生强调了朗读与诵读;关于写,先生强调了三点。这点重点分享一下后者。
第一点,语言要经济。句与句停顿恰当,句与句的力量集中。
第二点,学会比较。比如,将散文和诗句比较,将同类话题的文本进行比较,比如将鲁迅先生的《秋夜》和叶绍钧先生《没有秋虫的地方》。
第三点,文字求“新”。即一个作家必须能深得用字的妙趣,就是古人所说的“炼字”。比如我们学过的贾岛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字尽显作者功底。
这三点,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欧洲杂记》可见一斑。成熟的作者不但会表现事物,还能在写作中分享洞见,用自己已有的概念分析一些案例,并鲜活的显现。这是对知识的敬畏,也是对技能的精进。
2文学与语言
自媒体时代,为粉丝而写是主流。然而粉丝只是写作的对象,并不是写作的原因。流量、打赏、名声,很多写作者却忘记了写作的初衷。
实际上,写作是一件“广积粮、高筑墙”的事情。“文以载道”,“道”背后更多的是语言相关的问题。在这点上,朱自清先生有自己的深刻见解。他谈到了口语与写作,认为口语在前,写作在后,建议写作中适当运用口语的长处“活泼”、“亲切”、“自然”。他还谈到了白话与文言,否认了“文言简单”、“白话太繁”的说法,认为“繁简”只是作者写作艺术的处理方式不一。
所以,身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不能脱离语言最基础的东西。文学有故事,体现了个体生命,但真所谓人生到处无往而非问题,后现代的世界图景更是如此,当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我摧毁了每一个障碍”,置换成“每一个障碍都摧毁了我”,大家是否体会其间的变迁,是仅用文学解释不清楚的。这时候,以这样的视野,大家所习知的文学,其实已远不仅仅是故事和抒情了,它背后有更深广的东西。
所以,如何养成在两者交互中理解,在今天显得特别重要,阅读收益的大小,也端赖这种交互的贯彻是否彻底和有效。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有深度的东西:经典训练。
3经典训练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中恳切的告诫:“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
朱自清先生说得更加平实,“经典训练不在于实用,在于文化”。因为人性是相通的,而历史是连续的。只有“通古今”,才知道哪些该保留,哪些该扬弃。书中提到了《唐诗三百首》、《说文解字》、《尚书》、《诗经》、《春秋》一一进行了解读与分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超越的时代的智慧,他的心声值得每一位读者去倾听。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国文给人知识,也教给人怎么样做人,不是做别人的,而是做自己的人。”
总之,这本书不仅仅教我们学习国文的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领悟先生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行事立人的标准。因为好的老师可遇不可求,而好的书籍我们可以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