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共读|《能力陷阱》:想改变却半途而废?3 招帮你打破 “明天再开始” 的魔咒

今日共读《能力陷阱》第20天——陪你从 “光想不做” 到 “坚持改变”,摆脱 “减肥三天就放弃、学技能只开头” 的内耗。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 “改变难坚持” 的困扰?

年初立 flag “今年瘦 10 斤”,结果健身卡办了只去两次,奶茶照样喝;

想戒掉 “刷手机熬夜”,却总说 “今天最后一次,明天就早睡”,结果凌晨两点还在刷短视频;

知道自己 “太较真、爱亲力亲为” 影响晋升,却总找借口 “等忙完这阵再改”,忙完一阵又一阵,始终没行动。

以前我总认为 “改变难是因为没毅力”,直到共读《能力陷阱》里 “进步过程的 3 个关键阶段” 才明白:

不是你没毅力,是没摸清 “改变的规律”——

没找到真正的紧迫感、不会 “只加不减” 找新方向、怕混乱就中途放弃,结果陷入 “想改却改不了” 的死循环。

真正能坚持的改变,从来不是靠 “硬扛毅力”,而是懂得 “顺着规律走”。

一、别再 “怪自己没毅力”!3 个 “改变陷阱”,正在让你半途而废

你有没有发现,越 “逼自己改变”,越容易 “三分钟热度”?其实是这 3 个陷阱在拖你后腿:

① 陷阱 1:没 “真紧迫感”,总把 “改变” 推到 “明天”

你收到下属说你 “太抠细节、不放权” 的反馈,嘴上说 “要改”,心里却想 “等这个项目结束再说”;

知道 “不拓展人脉会错失机会”,却总安慰自己 “现在太忙,以后有的是时间”。

就像书里的杰夫,一开始收到 “团队取笑他只懂解决小问题” 的负面评价,根本没当回事,直到上级警告 “再不改就没机会升高管”,他才真正慌了,开始行动。这就是很多人 “改不了” 的核心:

没有 “再不改变就会失去重要东西” 的紧迫感,“改变” 永远是 “明天的事”。

就像一个要减肥的人,只有当体检报告说 “再胖就有三高风险”,才会真正开始控制饮食;

想转行的人,只有当公司裁员名单里有自己,才会立刻学新技能 ——

没有 “痛到骨子里” 的紧迫感,光靠 “想变好” 的念头,根本撑不住。

② 陷阱 2:想 “先减后加”,结果 “旧的没丢,新的没学”

想 “少刷手机多看书”,要是一上来就逼自己 “每天只能看 1 小时手机”,结果就是熬了两天就忍不住 “报复性刷 3 小时”;

想 “少亲力亲为多放权”,却没找到新的事情做,闲下来就忍不住 “插手下属的工作”。

就像雅各布,一开始总改不了 “管细节” 的习惯,直到他发现 “思考公司采购策略” 这件更有趣的事,才慢慢把精力从 “管小事” 转移到 “想大事” 上。

改变不是 “先戒掉旧习惯,再培养新习惯”,而是 “先找到新的事做,再慢慢丢掉旧习惯”。

就像想戒烟的人,光靠 “硬扛不抽” 很难坚持,但如果用 “想抽烟时就去散步、嚼口香糖” 的新方式替代,反而容易成功 ——

旧习惯就像空位,得先有新东西填进去,才不会空着难受。

③ 陷阱 3:怕 “混乱期”,一遇挫折就 “打退堂鼓”

刚开始学做自媒体,发了 3 篇笔记没流量,就觉得 “自己不是这块料”,干脆放弃;

试着 “放权给下属”,结果下属把事办砸了,就觉得 “还是自己做靠谱”,再也不放权。

就像雅各布,刚开始改变领导风格时,下属说 “这不像你”,他也迷茫过;奥拉夫参加完领导力培训想改变,回到公司面对一堆工作,直接没了头绪。

其实改变从来不是 “一帆风顺” 的,中间一定会有 “做得不好、很混乱” 的阶段 。

这就跟我们学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肯定会摔、会晃,但摔几次、晃几次,慢慢就稳了;

改变习惯也是一样,一开始做得不完美很正常,扛过 “混乱期”,才能看到效果。

二、我的 2 个真收获:原来 “坚持改变不难”,做好这 2 件事就行

共读这段内容时,想起自己以前 “减肥总失败” 的经历,才明白两个关键道理:

① “找对紧迫感,比硬扛毅力有用 10 倍”

以前减肥,总靠 “想穿好看裙子” 的念头支撑,结果每次看到奶茶、火锅就忍不住,减了半年没瘦一斤。

后来体检发现 “体脂率超标,再胖就会影响健康”,瞬间有了紧迫感 ——

把体检报告设成手机壁纸,每次想吃高热量食物,就看一眼报告;

想偷懒不运动,就想 “再不动,明年可能要吃药控制体重”。

就这样,3 个月瘦了 8 斤,还养成了每周运动 3 次的习惯。

其实,不是你没毅力,是没找到 “让你不敢偷懒” 的紧迫感 。

不用等 “大事发生”,也能自己创造紧迫感:比如想学技能,就报个 “花钱多、不过关不退费” 的班;

想早睡,就跟朋友打赌 “熬夜一次罚 50 块”—— 用 “失去钱、失去面子” 的压力,逼自己不敢把 “改变” 推到明天。

② “先加新事,再减旧事,改变才不痛苦”

以前总改不了 “睡前刷手机” 的习惯,逼自己 “睡前不准碰手机”,结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反而更焦虑。

后来试着 “先加新事”:睡前看 10 分钟绘本,慢慢发现 “看绘本比刷手机更放松”,不知不觉就忘了刷手机;

等这个新习惯稳定后,再慢慢减少 “睡前刷手机” 的时间,最后轻松做到了 “睡前不碰手机”。

这才明白:改变不痛苦的秘诀,是 “不让自己闲下来”。

想戒掉 “刷短视频”,就先培养 “刷短视频时就去拖地、浇花” 的新习惯;

想改掉 “爱较真” 的毛病,就先试着 “每次想较真时,先深呼吸 3 秒,问自己‘这件事值得纠结吗’”——

用新行为替代旧行为,比 “硬戒” 轻松多了。

三、3 个小行动:明天就能试,帮你轻松坚持改变

不用等 “有毅力了再开始”,从明天开始,做这 3 件小事,让改变变轻松:

① 今晚花 5 分钟,找 “你的紧迫感”

拿张纸,写下 “如果我不改掉 XX 习惯 / 不培养 XX 能力,会失去什么”:

想减肥:“如果不减肥,明年可能会有三高,要吃药,还穿不上喜欢的衣服”;

想学运营:“如果不学运营,明年公司裁员,我没新技能,找不到工作,还得靠父母接济”;

想放权:“如果不放权,下属没成长,团队效率低,上级会觉得我没领导力,错失晋升机会”;

把写好的内容贴在手机壳、电脑旁,每天看一眼 —— 让 “失去的恐惧”,比 “变好的欲望” 更强烈。

② 明天试 1 次 “只加不减”,先做 1 件新事

找 1 件 “能替代旧习惯的新事”,明天就做:

想戒掉 “刷手机吃零食”:明天刷手机时,手里拿个苹果,想吃零食就啃苹果;

想改掉 “亲力亲为”:明天找 1 件 “下属能做的小事”,比如 “让下属写会议纪要”,自己则去做 “思考下周工作重点” 的新事;

想戒掉 “熬夜”:明天睡前,先做 10 分钟 “泡脚、听轻音乐” 的新事,再慢慢减少熬夜时间;

重点是 “只加新事,不减旧事”,不用逼自己 “立刻戒掉旧习惯”,先让新事成为日常。

③ 遇到 “混乱期”,记 1 句 “安慰自己的话”

准备一张便利贴,写上 “改变本来就会乱,乱一阵就好了”,遇到挫折时拿出来看:

学新技能没学好:“刚开始学都这样,多练几次就会了”;

新习惯没坚持住:“今天没做到没关系,明天再试一次,总比放弃好”;

下属办砸事:“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下次教他怎么做好就行,不能因为一次错就回到老样子”;

记住:混乱不是 “改变失败” 的信号,是 “正在进步” 的必经之路。


《能力陷阱》里说:“真正的改变,不是靠毅力硬扛,是懂顺着规律走。” 别再怪自己 “没毅力”,也别羡慕别人 “能轻松改变”——

从今天开始,找紧迫感、加新事、扛混乱,慢慢你会发现,不用硬逼自己,也能轻松坚持改变,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