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试过,曾经对未来充满理想,但因为现实的种种阻碍,让自己困步不前,甚至一度想放弃。
冬京奥运会首金得主杨倩曾说过这样的话:运动员总是失败,偶尔成功。运动员如此,我们普通人亦如此。
失败,是人生常有的事,身陷其中,就像行走在雾霾重重的街道,任你怎么睁眼也难以看清前方。当你迷茫不知所措,深陷人生泥潭已久,忧心努力付之流水时,你还会选择一往无前吗?
此时,不妨看看《追梦路上,让灵魂发光》,你会从中获得启发。
本书是由简书人气作者齐凡齐老师著作而成,她是安徽省作协成员之一,她从安徽桐城走出的,由一名服装厂工人、早餐摊小贩,经过奋斗成为一名人气作者。她的人生如书中所述,一直追梦,一直发光,她用众多草根逆袭的事例告诉我们:你的经历,造就独一无二的财富。
阅历多,丰富人生厚度
海明威曾说:“当一个作家的条件是不幸的童年。”
从某种程度上,这句话有其意义所在。
好的作家,需要对生活有独特的见解和思考,这得益于丰富的人生阅历。当你经历过贫穷和富贵,体会过人情和冷暖,见识过各式各样的人,看见过不同的风俗习惯,你对人生就有不一样的感悟,你的三观会被刷新,你的认知不再狭隘,你的生命也由此焕发光彩。
书中的一个个人物,平凡而发光,他们的人生多姿多彩,丰盈而透亮。
比如,有个作者,妥妥的学渣,高中未读完就退学,是老师眼中头疼的孩子。她虽放弃上学,却未放弃学习,她努力工作,业余写文,她勇于挑战,主动请缨到贫困、脏乱的国家工作。刚开始,她挨了不少苦头,幸好困难都被她克服。
风雨过后,迎来了太阳。不一样的体验,造就不一样的收获。回国后,她将这段异国之旅形成文字,创作一部散文。她的作品受到不错的反响。她让我们明白,生命虽弱小,却也强大,就像小溪汇入大海,由潺潺涓流到波澜壮阔。
淋过雨,学会给人撑伞
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成家前,有父母照顾和依赖,觉得很多事是理所应当,小日子过得岁月静好;成家后,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体会生活的一地鸡毛,才明白父母的不易。
很多时候,吃过苦,才懂得体谅,淋过雨,才学会给人撑伞。
她出生于70年代,家境贫寒,年幼辍学,为帮补家计做采石工。即便生活如此困苦,她从未忘记心中的梦想。工作之余,她坚持写文,积极给投稿,逐步打开文学创作的大门,经过多年的努力,她成为一名知名杂志的编辑。
成名后的她不忘初心,积极回馈社会。她淋过雨,明白没伞奔跑的滋味,多次投身慈善事业,举办图书义卖活动,并将所得捐赠贫困小学。
眼界宽,明白凡事谦卑
当年明月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很多种选择,最低的是温饱,然后就是利益就是钱,超越钱的是名望权利,但是在超越这些东西之上,还有一样东西,叫智慧。”
温饱、金钱、名望、权利和智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这取决于每个人的性格、环境、眼界,如果一直安于现状,不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不进行深度的思考,不开拓眼界,对世界的认知就尤为肤浅,也难以拥有真正的智慧。
本书介绍的一紫,曾在工地上班八年,也曾担任文化公司运营总监,在体验过贫困和富贵的生活后,慢慢地发现自己的本心:当人舍弃掉那些物质、金钱、地位、名气、虚荣、别人的眼光等外界因素,需要的其实不多。
走过山川大海,方知自身的渺小,见过广阔天地,方知凡事要谦卑。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人能保持一颗赤子般的心是何其珍贵!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又是多少人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