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里面提到“主体性”这个词。
好奇之下,查了查。发现确实是个很重要的词。
那何为人的主体性呢?
它指的是你作为生活的“主人”,能自主判断方向、主动选择道路,而非被动接受他人安排、随波逐流的状态。
它像人生航船的舵,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决定去向何方;若轻易交出去,就只能在他人的期待里漂泊,最终离自己想去的地方越来越远。
而最近,我也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主体性很重要。
人的路只能自己走出来,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得自己去经历去感受,然后才能成长。
所以,永远不要寄希望于让别人帮你规划出一条路来,你的路,只有靠自己走出来。
那些你做着顺的事,走的顺的路,就该多做多走。
生活中总有人习惯把人生的方向盘交给他人。
学生时代依赖父母选专业,说“你们觉得好就行”;
工作后跟着同事考证书,说“大家都在考肯定没错”;
甚至到了婚恋年纪,也照着别人的标准找伴侣,把“稳定”“体面”当成唯一标尺。
可日子过着过着就会发现,沿着别人铺好的路走,即便走得平稳,心里也总空着一块——那是没按自己心意活过的遗憾。
真正的成长,从来都是在自主选择里扎根的。
作家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曾被质疑“题材过时”,身边人劝他换个更讨巧的方向。但他认定自己想写普通人的奋斗与坚守,便一头扎进陕北农村的生活里,翻资料、访农户,花六年时间完成这部百万字巨著。
后来有人问他为何坚持,他说:“我得走自己认准的路,哪怕慢一点,心里也踏实。”
那些“做着顺的事”,其实是人生给我们的提示。
或许是你写方案时总比别人快,或许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格外有耐心,又或许是你整理房间时能找到独特的逻辑——这些不费力就做好的事,藏着你的天赋与热情,也是你主体性的落脚点。
就像有人天生擅长和数字打交道,在财务岗位上越做越顺,后来干脆创业做财税咨询;
有人喜欢琢磨美食,从在家做饭到开小餐馆,再到研发特色酱料,一步步把爱好走成了事业。
当然,靠自己走路从不会一帆风顺。会有选错方向的迷茫,会有无人支持的孤独,也会有努力后没结果的失落。
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学会判断、学会坚持、学会调整,慢慢把人生的主动权握在手里。
就像航船在海上航行,难免遇到风浪,但只要自己掌着舵,就算绕点远路,也总能朝着想去的方向前进。
永远别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也别忽略那些让你“顺手”的时刻。
从今天起,多听听自己的想法,多做些让你心动的事,哪怕只是微小的尝试。
你要知道,只有你自己,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属于你的、热气腾腾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