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 [英]蕾秋·乔伊斯 著; 黄妙瑜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你还以为走路是世上最简单的事情呢,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困难。”她继续说,“而吃,吃也是一样的。说话也是。还有爱。这些东西都可以很难。”——引自本书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退休半年的哈罗德在一个四月的早晨收到了一封信,一封来自一位老友的信。老友身患重病、时日不多,她正在一个不知名而且遥远的疗养院休养。许是回想起和曾经是朋友兼同事的点滴回忆,奎妮给哈罗德写了一封简单到无以复加的信,而这封信,正是所有故事的起点和缘由。
哈罗德惊诧之余、平复之后,想要回信,但却找不到足够的言语来表达对昔日老友的复杂心情。仿佛她就在他面前,而实际上,他们之间横亘着二十余年的岁月。那种言语的无力、苍白和无奈在花甲之年的哈罗德身上淋漓尽显。
踌躇、反复、无奈之后,终于决定用简短的语言写了回信。哈罗德内心似乎有一点侥幸心理,他想着奎妮也许能够理解他真诚的无可奈何,就像当初她了解并理解他一样。毕竟,语言很多时候是苍白无力的,比起欲说还休,更多时候是口拙词穷。
他拿着写好的回信,出门去寄出。当碰到第一个邮筒,他觉得应该再往前走走,毕竟镇上有挺多邮筒可以选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还似乎有机会再想想要不要改改措辞,以显得不那么敷衍(虽然他足够诚挚)。犹豫,持续的犹豫,接着故意错过了第二个邮筒,又是第三个。直到镇上的最后一个邮筒出现,他依然没有下定决心寄出已经写好的信,更没有想出任何新的言语来足以表达他对奎妮的同情、祝福以及对他错失了的无数机会。“她还记得。过了这么多年,他还记得。而他却一成不变,任岁月蹉跎,好像她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当然,虽然哈罗德的性格已完全显现,我们也不必非要批判,毕竟他是普罗大众中的一员,就像我们每一个“其他人”一样。哈罗德一直找却一直错过邮筒,故事于是开始了。
“我的意思是,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加油站女孩
人常常是奇怪的动物,偶然的因素极有可能产生不可逆的巨大影响。哈罗德在错过一个又一个寄信的机会之后,在加油站与一个加油站女孩聊起他的信和好友。女孩的一句话直接让他产生了这样的感觉:如果走路去看奎妮,她就有可能活下去。
有些人能够凭借信仰安心生活,而另一些人则可能终其一生都找不到所谓的上帝。在我看来,漫漫人生路上总有一些时刻,让我们觉得艰难、情绪低落、伤心欲绝,而依靠信仰,通过借助一个比自身更强大的寄托,一位全能的“上帝”或“保护神”,是一种可取的解决途径。毕竟,能够清楚面对自己的选择,并有勇气去坚持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太多。
选择徒步去看望奎妮,可能是哈罗德一生之中做过的唯一的不同寻常的事,而它却真正地让他走上了一条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道路。在经历了种种的困难、挫折、受伤,也接受了众多好心人的信任、帮助、款待之后,在不断回忆过往的一切,包括与儿子戴维、妻子莫琳及父母好友等等的过程中,他终于重拾了自信和勇气,坚强地面对起自己所选择的路,坚定地去看望好友。
好像他等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走这一趟,他不再在乎自己走了多远,只要还在向前走。
当独自行走在穿越英格兰的道路上,过往的一切都被反复咀嚼、回味,“过去那二十年就这样被抽丝剥茧、原形毕露,他再也无法躲到那些平淡无奇或陈腔滥调背后”。我们每个人可以逃离一切,除了面对自己。一切的谎言和欺骗、真诚或敷衍,在独面自己时都会变得苍白无力。于是,生活的前提之一是,永远真诚地直面自己。
可喜的是,他最终走上了这条属于他的应许之路。虽然结果可能会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无论奎妮还活着或者已不堪承受生命之重,他可能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最后那个时刻的到来。“带着这么大的能量,用尽精力,穿洋过海,载舟驶船,最后的结局就是成为她脚边的一团泡沫。”
但即使是“一团泡沫”,他也要去尝试,去争取,去尽最大的努力。当他看清了自己的选择,认清了必须要走的路,他必将能够承受一切的艰难和险阻,因为这一次,也总得有一次,他得为自己的选择而活。他要杜绝曾经的逃避,不能再“为那些没有做的事情痛悔不已”。
“袖手旁观是不够的”,远远不够的。
附:豆瓣书评《一个人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