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护士节这天,剑仙师兄发表了个议题——中本聪和巴菲特的区别,大家争相发言。可以看得出大家都有比较深入的思考,放在这里对喜欢区块链的玩家欣赏探讨。
剑仙说:
相信中本聪,还是相信巴菲特?
1.其实这个选项在这个圈都有自己判断,甚至还毫不犹豫。伯克希尔股票的完全不分红,这其实跟比特币差不多,比特币还有糖果。不过相信中本聪还不够,正确的选择不是相信谁,而是都相信。菲茨杰拉德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是头脑中保留两种相反的观点,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2.中本聪和巴菲特好分辨,但是老巴跟马斯克的护城河争论,一般人的确会让人迷糊。让人思考不出答案,甚至让人怀疑人生。在投资上,这已经影响了部分人正确的行事能力。
3.在我看来护城河,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优势,这大概率是对的,只是有些参考和认知得深度革新。比较缺的是,优质产品、组合创新、生态化反和社群自治。
4.巴菲特和马斯克挣的不一样的钱。 但是,他们成功都是依托人性和社会变迁中的那些长久不便的特性来让自己收益。 巴菲特寻找建立在不变人性上的好生意加护城河的企业。 钢铁侠利用人性中喜新厌旧,不明觉厉的弱点,用市梦率融资来支撑并加速自己的远大理想。 对人性的洞察确保护城河的宽度与深度。
5.一个是做投资的,大体追求的是确定性,所谓的创新,是选择和经营上策略的优化。 一个是科技狂人,大体追求的是拥抱不确定性,所谓的创新,是打破既有技术壁垒,寻求突破。 其实本质是一样的。另外,创业和投资,对确定性和不确定的需求在不同时点都是不一样的,注重"大体",这决定选择。同为科技创新先锋贝索斯,破局的就是注重不变的东西。
6.护城河追求的是持续现金流;然而更重要的是定价权。苹果定价权是有的,但是安卓手机很难说。对于小米而言,既然硬件有点你死我活,那就向下寻找定价权,在效率和信任追求极致,以换取新战场的定价权。
7.认知是护城河,前瞻是攻城武器,矛与盾是无尽的华尔兹。但是任何护城河注定敌不过时代,畅游岁月之河比护城河更重要。无论是马斯克和巴菲特,他们都拥抱他们自己的时代。
8.“谷歌有一个巨大的新护城河。事实上,我从未见过这么宽的护城河。”芒格说;
“我不知道该如何对付他们,”巴菲特说;
“他们的护城河充满了鲨鱼!”芒格又补充说。
然而,他们并没有买入谷歌的股票。我最近一直研究谷歌,我猜他们应该没明白,谷歌的护城河不是如何建立,而是怎么长出来的。他们没错什么,他们只是太老了,在区块链的问题上,他们可能也是如此。在岁月之河对他们而言已经分叉了。
9.最后,我们回到中本聪和巴菲特(芒格),既然选择都相信,那我们相信他们什么?他们在时代之河又如何交汇?欢迎找到本质和共同点,达到认知的融汇贯通,检验大家自己的一流智慧。
温兄说:
关于巴菲特与马斯克的护城河之争,我认为刘润的解读最到位。这里转述下: 产品或者企业的周期,分为 创新期 成熟期 以及变革期。 在创新期,效率是最重要的,这是马斯克所强调的。而在成熟期,构建护城河是最重要的,这是巴菲特based。因此他俩观点都是对的,只是忽略了时间维度。
爱月说:
相信中本聪的原因:在比特币的白皮书里,中本聪用数学和算力构建出一个关于Bitcoin的神奇世界。其实相信的并非“中本聪”本人,而是相信数学本身,相信逻辑链论证的强大,相信计算可以解决一切。
相信巴菲特的原因:巴菲特有一套自己的商业投资思考模式,他能抓住事物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提前很多年就准确预测出一家公司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准确预估它的内在价值。同时,他认为自己的那些好观点是非常私密的,是一种夹杂着神圣感的自我创造。
他们在时代之河的本质和共同点:
长期坚持价值投资。无论是中本聪运用数学科学的理性创造还是巴菲特创造的投资模式,它客观上就是正确的,过去它是成立的,现在它还是成立的,所以我愿意相信它将来还是成立的——那就是通过相对长的时间维度让有价值的东西用价格体现出它的价值。
我说:
任何理论和公理都有一定的前提环境和适用范围,没有一条理论到哪哪都适用的道理。同样每一条成功的路径也不尽相同,这是我们求同存异的原因。
我觉得,马斯克和中本聪观点更为相近。马斯克有让人类移民火星的伟大愿景,中本聪也有让比特币连接世界的伟大愿景。他们俩更注重对未成熟事物的创新,前提条件是对尚未成熟,尚未被广泛认可的事物。他们更像创新家。
反观巴菲特和芒格,他们更像投资家。他们更像安静镇定的捕手,十年磨一剑得寻找合适的机会。认真的寻找未来会被认可的即将成熟的事物,或已成熟但被低估的事物。前提条件是即将成熟和已成熟但被低估。
但护城河理论的使用时效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创新理论(逻辑变革)削减,而且这个速度在越来越快。
另外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能说明这两种相反的观点。周期观点,这两种基石假设更像周期的两个波段。
金融学里有市场有效假说和市场无效假说共存的现象,两者如同周期一样你来我往,此消彼长。
中本聪和巴菲特的两种假设理论也同样适用。
张弛说:
1. 王东岳的递弱代偿 ——越后演的高级物种,代偿能力越强,但是存在度越来越低。在质量态,熵增定律的表达是物质本身的存在度一路递减。整个物质世界是在变化的,而且变化有一个固定的趋势,递弱。
2. 如果关注不同时期之间的不同点,这种知识一辈子都学不完。反过来,当去挖掘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一定会找到某个东西,它可能是构成跨越非连续性的那座桥。
3. 李善友教授的非连续性模型:
我们所定义的非连续性指从一个曲线跳到另外一个曲线的突变。第一条曲线也有变化,但是由于变化是连续性的,可以用线性表达,可以预测,构不成重大伤害。只有一个曲线突然跳为另一个曲线,这中间的突变叫非连续性,难以预测,跳不过去就会构成重大损失。
4. 任何一个曲线都有极限点,而极限点同时也是失速点。所以,任何一个产品,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模式,要在第一条曲线到达失速点之前启动第二曲线(具体商业案例可参看李善友的相关课程)。
5. 一旦市场遭遇不连续性,新的 S 曲线和原有的 S 曲线,性质都不一样,完全没有可比性。越是经验丰富的人,对改变反而越迟钝,对未来的预测越是错误百倍。(印证了老猫的说法,为什么互联网时代的显赫人物在区块链世界都没有建树?)
6. 古来圣贤皆寂寞,所有开创第二曲线的人都是孤独的(比如乔布斯和中本聪)。人们破除非连续窘境的历程,漫长而又痛苦。
7. 在革命和范式转换过程中,新思想与旧思想不但不能兼容,甚至连比较都不能做。普朗克曾说过这样一句非常悲凉的话:“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信服,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的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
8. 创新扩散的S曲线(如下图所示),是将所有人群,按照对创新的易感性和接受程度分为五类。新事物新技术,按顺序依次渗透到这五类人群中,最终实现100%的完全渗透。对个人而言,创新扩散的过程就是个体不断收集信息,学习内化,个人主观认识的不确定性逐渐减小的过程。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的意义在于,可以借此观察数字货币这一新技术在全社会中的扩散过程,判断其当前所处的位置,从而更好的把握投资时点。(参考丹华资本数字货币投资分析框架 )
9. 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曾提出:在诸多数学思想里,“变中有不变”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即指在变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发生改变或相对恒定的规律与本质,是一种有利于解决错综复杂问题的思想,是一种辩证关系的体现,是一种具有哲学意义的方法。
10. 综合前述几条,新事物新技术在时间长河的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如下图所示,回到中本聪和巴菲特的共同点而言,他们都处于新事物新技术时间之河的不同时间点,即中本聪属于开创第二曲线的创新者(属于创新者阶段,即目前仍处于老猫说的3岁小孩阶段),如下图所示中本聪位置,巴菲特属于公司IPO后找短期市场波动的恐惧情绪低谷(价值低估)介入中长线公司的价值投资者(属于晚期大众阶段)。即中本聪和巴菲特的共同点都是看好新事物新技术后续的发展,只不过中本聪属于开拓者创新者,而巴菲特属于公司有持续现金流阶段的投资者,在不同的时间点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如果再纠结中本聪和巴菲特我们该相信谁,请收藏这篇文章,并经常拿出来把玩。